意见反馈

中材股份於其他海外监管市场发布的公告 –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17-08-07 19:58:00

本公告乃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13.10B条的规定而发表。

以下公告的中文原稿将由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间於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附属公司,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於中国境内发布。

公司代码:600970 公司简称:中材国际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宋寿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倪金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邢万里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行业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等,敬请查阅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 “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内容。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 指 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本公司或中材国际指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集团 指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全资、控股企业

中材股份 指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集团 指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元、万元、亿元 指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报告期 指 2017 年1 月1 日至2017 年6 月30 日

EPC 指 EPC 是英文Engineering (工程设计)Procurement (采购)Construction (施工)的缩写。即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与工程总承包含义相似。

EP 指 EP 是英文Engineering (工程设计)Procurement (采购)的缩写。即按照合同约定,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和采购进行总承包。

EPC+M 指 EPC+M 是英文Engineering (工程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 (施工)+Management(管理)的缩写。即按照合同约定,全面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运营管理等工作。

F+EPC 指 EPC+F 是英文Finance(融资)+Engineering(工程设计) Procurement(采购) 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即按照合同约定,全面承担工程项目的融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

PAC 指 PAC 是英文Provisional AcceptanceCertificate 的缩写,即临时验收证书。

FAC 指 FAC 是英文FinalAcceptance Certificate 的缩写,即最终验收证书。

EMC 指 EMC 是英文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的缩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

一带一路 指 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 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中材国际

公司的外文名称 Sinom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Sinoma-int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宋寿顺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略)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略)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略)五、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材国际 600970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略)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水泥生产线的工程设计、土建工程、设备制造与供货、机电设备安装、生产线调试、备品备件与生产运营管理,公司拥有完整的水泥工程产业链及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艺技术。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工程经验、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品牌渠道等优势,积极进入工业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民用工程、公用工程等工程领域,逐渐形成在工程总承包业务领域内的竞争优势。此外,公司依托安徽节源、中材环境等业务主体,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固废处理等传统环保业务领域之外,广泛参与工业节能服务、城市和区域环保综合治理等业务。

1、工程建设业务

工程建设业务包含水泥工程承包和多元化工程类业务。公司积极应对新常态,主动致力于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坚持传统客户关系维系与开发、新客户培育和中小型客户拓展并举,水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继续领跑全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能源、交通、民用建筑等多元化工程全面铺开,公司向综合性国际工程服务商目标更进一步。

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模式以EPC 总承包系统集成服务为主,同时采用成套技术装备供货(EP)、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等模式为补充。EPC、EP 模式主要应用于海外市场,单项服务主要应用于国内市场。随着市场需求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目前,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投融资带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市场开拓方面,除采用积极营销、业主接洽、持续合作、中介代理等模式外,公司积极实施属地化战略,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拓展各类新业务。

EPC 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2、装备制造业务公司拥有水泥装备领域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专业制造服务提供商。依托工程服务的带动作用,产品保持全球水泥工程技术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进入钢铁、冶金、矿山、电力、煤炭、化工等行业。随着建材行业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调整业务、产品结构,致力于品质改善、效率提高和附加值提升,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利用与工程承包业务的协同优势带动装备销售;通过降本增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以差异化服务和高性价比参与市场竞争。

3、环保业务

环保业务是公司大力培育的新业绩增长点,也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公司相关业务主体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咨询等相关资质,公司通过研发产业化及投资并购全面介入节能环保领域。面对能耗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不合理消耗、污染物排放及过程优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公司不断加大在能源管理、大气污染处理、固废危废处置、污水污泥处置、城市双修、土壤修复、节能信息化、工业企业综合治理、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等领域的开拓力度,逐渐形成集环保装备工程、环保运行服务、环保产业投资“三位一体”的布局。目前,环保业务主要采用装备销售、技术服务、工程承包、投资运营、EMC、F+EPC 等方式开展业务。

4、生产运营管理业务

公司积极发挥工程建设管理优势和国际市场先行优势,大力践行“建营一体化”模式,着力推进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境内外大中型水泥生产线的调试、运营、维护等服务已成为公司服务业务的稳定增长点。

受益于水泥工程承包业务的良好客户基础和境内外业务资源整合能力,公司在水泥生产线调试、运营、维护方面订单增长迅速。在业务开拓上,公司一方面积极做好工程业务的售后服务及售后回访工作,强化与老业主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生产运营服务机会,另一方面,在新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谈判时,积极争取EPC+M 等形式签约。

5、其他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是公司单项设计、咨询、贸易及办公用房租赁等业务,对公司影响较小。

(二)行业情况说明

1、工程建设

国内市场:依据中国水泥协会于2017 年6 月发布的《水泥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依旧突出,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7-68%,部分地区不足50%,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短期内国内水泥工程装备业务未出现明显好转,国内市场需求以备品备件、技术改造为主。

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基础设施工程、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建设项目等需求仍比较旺盛,是公司工程建设业务的主要市场。此外,我国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将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服务、标准和品牌“走出去”,为公司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2、装备制造

水泥机械装备产量与水泥生产线新开工规模、水泥产量等高度相关。近两年,国内水泥行业增长放缓,导致对水泥机械装备需求下滑,行业竞争加剧。2014 年-2016 年,全国水泥专用设备产量分别为94.6 万吨、79.81 万吨、86.55 万吨,整体呈下滑趋势。近期看,伴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亟需供给侧改革发力,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均出台一系列“去产能”政策,国内水泥机械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

3、环保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等,明确到2020 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两万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增速高达46%,高速的投资带动环保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此外,在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领域,依据工信部《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部署, 到2020 年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比将达到15%。环保部于今年5 月发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规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审批程序,进一步提升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行业的整体水平。

4、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业务受新开工项目数量及所在国水泥需求影响较大。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非洲、中东、越南、印尼、缅甸等地区项目多、技术力量薄弱,对水泥生产线运营、维护等技术服务需求较大。国内市场由于国家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水泥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需求旺盛,技术改造业务存在较多市场机会。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 规模领先优势

作为国际建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装备工程公司之一,公司拥有从水泥工程技术研发,到工程设计、专业装备制造、建设安装、生产线调试、生产线维护和运营管理等资源的完整产业链和系统解决方案。截止报告期,公司累计在72 个境外国家承接了206 条生产线,55 个粉磨站。近十年签订境外合同总金额逾2000 亿元人民币,水泥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9 年保持世界第一,在对外工程承包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

(二)品牌价值优势

公司通过深化国际化经营、加强精细化管理、深耕本土化运作,不断增强工程项目在质量、成本和工期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了系统化强有力的国际经营体系。 “SINOMA”品牌以公司优秀的经营业绩、卓越的工程品质、全球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为依托,获得稳定的客户群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持续提升。

(三)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水泥工程技术及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核心技术体系,专业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依托中材国际研究总院等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技术合作、技术并购、技术受让等方式,实现与国际前沿技术的深度接轨,服务公司业务发展。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夯实主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四)融资能力优势

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拥有多渠道的融资资源和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公司与主要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保险机构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并可通过资本市场运用股权、债权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解决公司资金需求,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五)资源整合优势

公司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落地,对内持续优化组织管理架构,减少管理层级,瘦身健体,加强管理精细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对外加强市场协同,推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环保业务、生产运营管理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和全面布局,具备了全产业链扩张和协同的能力。第四节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7 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以“整合优化、提质增效”为核心任务,以“创新引领、产业化发展”为关键抓手,做精做强传统主业,聚焦资源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157.59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8.4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6%,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新签及未完合同情况:(略)(一)传统主业持续发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主业合同97.31 亿元,新签水泥生产线12 条、粉磨站7 个,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8 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较为稳健的表现,持续领跑国际水泥工程市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执行项目115 个,2017 年上半年获得PAC 证书14 个,FAC 证书5 个,10 余个项目提前或按期完工,工程品质赢得全球业主的广泛赞誉,项目履约能力持续提升。

近几年,公司坚持强化精细管理,通过深化项目全方位对标、建立标准化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工程预算总成本管理、创新考核激励模式等措施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工程项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3.1 个百分点,项目盈利水平持续提高。

(二)新产业开拓步伐稳健

1.新业务增长迅速

客户服务业务成为稳定的利润增长点,截止报告期末,在执行运维生产线18条,2017年上半年新签生产运营管理合同21.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倍。多元化工程项目成为重要业绩支撑,报告期内,成功获取电力、能源、道路、基础建设等多领域工程项目9个,2017年上半年新签合同24.65亿元,同比增长130.56倍。节能环保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新签节能环保合同13.49亿元,同比增长69%。

2.产业化投资初现雏形

报告期内,公司抢占土壤修复行业机会,控股中材鼎原生态肥业有限公司,以土壤调理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中心,努力成为国内土壤调理剂行业的资源整合者及领军企业。为适应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合资设立中材邦业(天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开展水泥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业务。

(三)降本增效力度到位

一是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和“压减”力度,综合运用吸收合并、破产清算、股权转让、清算注销等多种方式,报告期内,完成3家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工作。二是“两金”压控成效显着,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项目收款、强化源头管控,“两金”总额较年初下降6.48%。三是积极开展人力资源优化,通过丰富劳动关系管理、完善内部退岗机制,加大转型升级人才储备和培养等方式,人员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

(四)改革创新成效初显

一是启动并实施覆盖全业务链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全层级、矩阵式”的组织模式,力求建立起涵盖设计、采购、现场管理等专业领域的中材国际统一的标准制度指引。二是规范和完善国际市场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客户,为深耕国际市场、拓展多元化业务机会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地将股东、公司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为激发公司发展活力奠定基础。

(一) 主营业务分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