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慢牛市场的持续提供动力

类别:策略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伟力 日期:2020-11-26

  主要观点:

      主要事件: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11 月15 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 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签署RCEP,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

      市场判断:

      据越通社报道,RCEP 之所以被视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是因为其覆盖22 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15 个成员国2019 年GDP规模达25.6 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3%,区域内贸易额10.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7.4%。

      我们认为,RCEP 的签订首先为中国在内循环基础上加强外循环的理念进一步夯实基础。立足内循环可以加强自身产业链发展的独立性,减少对外,尤其是对卡脖子技术的严重依赖性,倒逼自己在产业链顶端有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国家战略方向下的那些重点领域,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从占全球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贸易总量都在30%左右的经济体入手,减少贸易壁垒和投资成本,扩大自身产业链优势,降低自身经济发展成本,这对于减少在目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我国已在国内18 个城市,全覆盖沿海主要城市,进行了多年的自由贸易试点,并对成功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因此,自由贸易的运作已比较成熟。这些都将对RCEP 的自由贸易运作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标准。

      其次,RCEP 的签订将巩固中国产业链在泛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中国在个别产业链中位居全球的高端,但大部分还处于中端或者中低端。

      不过在RCEP 范围内,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而且全产业链的优势更加明显,区域中的国家尽管都有着个别领域的相对竞争力,但对我国全产业链的依赖性仍然会非常高。因此,在这一区域中,中国的标准制定和产业话语权相对较强。而中国人口在RCEP 中占63%,随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市场的规模和潜力也是区域内其它国家需要紧紧依赖的。另外,随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归零,将为国内经济发展获取成本更低的外部资源提供了便利。这些都为中国的相对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平台。例如大飞机,中国制造的成本较低,在安全性有可靠保障的条件下,与发达国家同类型产品相比存在较大的竞争优势,让RCEP 范围内的国家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例如电商和物流等,在发达国家受限但确实能较快提高中小国家经济效率的新兴产业,中小国家不可能自己再去发展一整套系统,必须借助大国的力量。因此,在类似基建、纺织、家电,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光伏等领域里都将为国内经济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当然,低端产业由于区域内其它国家的劳动力更廉价,导致会流失到其它国家并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但总体上看有利于国内产业链的升级,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质量的提升。

      从市场的角度看,上述受益于RCEP 的领域,尤其在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方向上,或将在未来有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

      最后,RCEP 的签订也将为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目前基本与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通过实践取得更多互惠互利的经验后,对西亚、南亚、北亚等“一带一路”相关相邻国家都可能产生直接的示范效应。把这些经验和成果再通过复制和推广辐射出去,一方面建立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建立更广泛的自由贸易区域。有利于中国的标准向更多的国家扩展,中国的产业链向更广的范围延伸,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将能得到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

      总体来说,RCEP 的签订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推动力和良好预期。在目前全球经济受疫情困扰复苏困难的情况下,在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反弹带动下,RCEP 相关国家也有望最先受益。而区域内投资、消费、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将形成良性循环。这些良好预期都将为目前国内的慢牛市场积累有利的持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