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目的、可能演绎及影响
4 月2 日特朗普对等关税落地,一是对所有国家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于4 月5 日生效;二是对贸易逆差较大的经济体征收更高的关税,于4 月9 日生效。
美国对等关税的目的是多重的,包括引导制造业回流、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解决贸易失衡、消除所谓“贸易不公平”、增加税收弥补财政缺口等。
此外,遏制中国也是重要目的。
对等关税未来可能的三种演绎。(1)乐观情景:美国对多数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特朗普有意愿进行关税谈判,乐观情景是绝大多数国家通过扩大对美投资、购买美国产品等方式换取美国调降关税。这种情景仍是有利于全球化的,全球经济能够承受冲击,基准关税拖累美国GDP 将下滑约0.5%,物价上升约1%。(2)谨慎情景:“以牙还牙”、贸易反制下,全球关税率大幅上升,贸易急剧下滑。一方面,中国、欧盟等经济体对美国进行反制后,美国对中国、欧盟等再加征关税,局势持续升级。另一方面,遏制中国也是美国的重要目标,美国可能强迫越南等其他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换取美国减免关税,中国也可能对这些国家进行反制。最终,全球主要经济体互相进行贸易报复,贸易额急剧下滑,全球产业链断裂,世界经济进入大萧条。(3)中性情景:美国对一些经济体关税率下调至10%,对另外一些仍保持较高关税,美国整体有效关税率上升10-20 个百分点。一方面,美国可能和制造业不强的经济体(不是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以及一些主要盟友达成协议,将关税率降低到10%或取消。另一方面,遏制中国仍是美国的重要目的,中美可能较难达成关税协议,同时美国还会以降低关税为交换,强迫越南、墨西哥等制造业经济体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这种情况下,关税拖累美国GDP 下滑约1%,物价将上升2%,通胀达到5%。
对等关税对中国影响大但可控。若对所有产品均征收关税,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将增至76.1%。中性情景下,美国不进一步对中国加关税,但维持原有关税,对等关税将使中国GDP 增速将下滑2 个百分点。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冲击,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A 股策略:阶段性重视避险,中长期政策发力后有望展开新一轮行情。
对中国股市来看,短期市场不确定性加强,风险偏好面临回落。后续中美贸易摩擦暂缓、展开谈判,还是进一步加剧仍不确定。乐观情景:中美等各方展开谈判,本轮关税最终延迟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同时国内内需政策及时有效,经济韧性超预期,股市阶段性回落后展开新一轮行情。谨慎情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逆全球化普遍展开。在此情景下,市场持续回落的时间或许更长。中性情景:对等关税落地后,贸易摩擦暂缓升级,在此情景下,股市企稳需要等待更多政策面增量信号,需更多拉动内需等增量政策出台,市场将经历阶段性调整。后续企稳需要关注降息落地时间,以及4 月、7 月政治局会议等增量政策能否释放。
风险提示:对等关税演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下滑;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