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周报:做多情绪升温 拉久期与下沉如何选择?
信用策略:做多情绪升温,逐步“填平”利差
对等关税政策超预期落地推动债市做多情绪,叠加季初银行理财资金回流、以及银行季度初资产回补,或继续驱动各类利差压缩。期间利率债可能反映更为迅速,使得信用利差出现被动走阔,但被动走阔仍是机会。后续跟踪关税政策博弈变化情况,以及当前偏高的资金价格是否维持,动态判断利差压缩空间。
利差还有多少压缩空间?
1、将去年各品种利差低点作为利差压缩的上限极值参考,但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央行管控利率水平、理财整改等因素扰动下,预计年内利差难以压缩至去年低点。今年以来在债市波动较大,利差中枢整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从季节性看信用利差年内最低点通常出现在7-8 月的机构配置旺季,4 月出现极致压缩的概率较小。
2、低等级品种与中长久期品种压缩空间相对较大,且长久期中高等级空间大于短久期低等级。中长端空间较大或主要系今年以来债市调整明显,赎回扰动下基金、理财等机构偏好配置久期风险敞口小、流动性相对好的中短端信用债,对长久期信用债情绪相对较弱。同时考虑到理财整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长久期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后续或仍对长久期品种利差压缩形成一定制约。
3、利差压缩阶段中短端或优先于长端,流动性较好的二级资本债优先于普信债。回顾去年4 月,信用债市场“资产荒”行情演绎,信用利差大幅收窄。对比利差的累计压缩幅度可以发现,分期限来看中短端利差压缩通常快于长端,或主要系资金宽松预期首先作用于短端、且理财偏好配置中短端信用债,随后行情传导至长端。分品种来看,在评级与期限接近的条件下,流动性较好的二级资本债利差压缩通常快于中短票,或主要系机构拉久期倾向优先配置流动性较好的品种,而在二级资本债利差出现大幅压缩后中短票利差也会跟随明显压缩。
下沉还是拉久期?
1、从4 月利差压缩的驱动因素来看,或主要为关税政策超预期下市场博弈宽松交易热情升温,以及季初理财规模回升带来的“钱多”窗口。长久期信用债方面,历经1-3 月债市调整后,性价比有所凸显,4 月中短端利差的压缩行情有望向长端传导,但需关注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2、4 月信用利差或迎来压缩,在拉久期与下沉到期收益率接近的情况下,拉久期的潜在资本利得空间较大,对比来看拉久期或好于下沉,但要注意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要求的匹配,负债端稳定性越强,拉久期的性价比越高:
1)从配置思路来看,若负债端稳定性偏弱,可主要关注2-3y 中低等级品种,同时配置部分4-5y 高票息、中等资质个券,舍弃一定流动性,做底仓增厚收益。若负债端稳定性较强,可发挥负债稳定优势拉久期,主要配置长久期品种,性价比较高,当前10y 隐含评级AA+中短票信用利差为70BP,处于2022 年以来的33%历史分位数,略小于2024 年以来最高水平(76BP),具有相对配置性价比。
2)从交易思路来看,可重点关注4-5y 流动性较好的品种,4 月或处于较好参与时点。当前4y 各品种利差较去年最低点的理论最大压缩空间多在20-35BP,且当前利差历史分位数多在2022 年以来的20%以上,5y 及以上各品种压缩空间多在20-60BP。考虑到长久期信用债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可主要关注4-5y 品种,结合流动性水平进行择券。对于流动性更佳的二永债,除4-5y 品种积极参与外,目前6y 期限凸性最高,且6yAAA-级综合收益超过中短端低等级品种,可以考虑适当布局。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存偏差、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超预期风险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