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2025年 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

类别:宏观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屠强/浦聚颖 日期:2025-03-26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一般贸易支撑下,贸易顺差高位运行,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

      近年来,即便出口疲软,我国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主因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了进口依赖。

      例如,2013 年至2015 年间,出口增速从7.8%降至-2.9%,但贸易顺差仍增加了1929.4 亿美元。

      贸易方式上,我国已由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反映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过去十年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则从60.4%降至10.4%。

      分行业来看,近年来贸易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 年数据显示,我国贸易顺差较高的行业依次为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但各行业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消费品方面,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持续维持较高的顺差,平均为3390 亿美元,整体波动不大;资本品方面,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贸易顺差均自贸易战1.0 以来提升了6.7、2.9 和3.0 倍。

      分国别来看,我国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2023年6月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占据主导,但占比已从2019年的85.2%降至2023 年5 月的38.7%。2023 年6 月起,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顺差首次超过对美顺差。

      目前,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对美顺差分别占总顺差的39.0%和38.5%。其中,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手机和电脑;对新兴国家的一般贸易顺差则以客车、手机和低值简易通关商品为主。

      高额贸易顺差如何形成?消费品凭借自给自足能力与价格优势,资本品主要凭借产业结构的升级。

      消费品领域,纺织服装等行业主要凭借自给自足的生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由于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6%,使纺织服装产业链能够自给自足,且近两年我国纺织服装凭借成本优势,使其在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汽车等行业主要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新能源车的出口份额及出口增速的高增是技术进步的一大体现,分别较2018 年增长3.0%和355.5%。价格方面,车辆出口价格自2023 年期明显低于进口价格,国内显著的成本优势使得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资本品领域,高额顺差源于产业迭代导致的加工贸易进口减少,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增强。尤其在机电领域,2022 年至2023 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一度下滑至-37%,出口增速却持续上升。同时,国内原材料价格低、制造业工资较高,促使企业减少来料加工进口,并将加工环节外迁。

      此外,自2017 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增长81.9%,出口结构从消费品向中间品和资本品转型。2024 年机械和电气出口份额较2018 年共提升了2.9pct,显示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

      其他因素方面,对美反制措施也会降低对美加征商品的进口依赖度,加速该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数据上看,上一轮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食品和高端制造业。措施实施后,虽然我国能源、食品的对美依赖度并未下降,但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2.7pct 至4.5%)及世界(-1.1pct至1.6%),以及机械设备等对美(-1.5pct 至4.2%)及世界(-1.7pct 至3.0%)依赖度均明显下降。

      哪些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消费品:汽车、手机等行业;资本品: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等行业。

      总结而言,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背后,是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变。产业升级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价格优势的提升。从数据来看,2018 至2020 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上升至73.2%,而加工贸易占比则从36.8%下降到10.4%。此外,中国PPI 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这种价格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从而强化了贸易顺差的幅度。

      在消费品领域,以汽车为代表,因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优势,或在关税战2.0 下仍维持较高顺差。

      近年来,我国汽车等行业升级成效显著。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自2021 年大幅下降2.9 个百分点,进口增速随之放缓;同时,整车出口增速显著提升,两者增速差一度达到140.5 个百分点。此外,我国汽车等行业具有明显成本优势。至2024年12月,汽车出口&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94.5 和101.1。

      贸易方式转型过程中,手机等行业亦具有代表性,国货品牌的崛起或将继续支撑这些行业的贸易顺差。近年来,国货品牌的崛起推动我国手机整机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尤其在新兴市场中的表现。我国手机出口已从加工贸易为主转向一般贸易为主。2024 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 年提升29.5%。同时,我国手机出口价持续低于进口价,具备显著价格优势,进一步巩固了贸易顺差。

      在资本品领域,电气设备等行业或因迭代升级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在关税战2.0 背景下,相关行业或面临一定风险。自贸易战1.0 后,我国电气设备等行业的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速。自2017年起,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的进口增速显著放缓,与此同时,整机出口增速持续上升。目前二者增速差已扩大至11.7 个百分点,这或显示我国电气设备等行业的国产替代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关税战2.0 下,这些行业或面临新一轮制裁,这或对企业出口和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从而影响贸易顺差。

      风险提示:贸易政策超预期变化,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