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件行业:AI进化论(11):GTC2025 超摩尔定律延续 CPO正式亮相
投资建议
上周,NVIDIA GTC 2025 大会于美国加州顺利闭幕,在本届GTC中,NVIDIA CEO Jensen Huang发表了逾两小时的主旨演讲,从需求端、供给端全面分析了AI硬件行业的发展趋势。除了在超摩尔定律方向上延续“硬件核弹”战术外,公司也带来了CPO(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装光学)相关通信技术的重点更新。
理由
需求端:DeepSeek这一开源大模型在训练、推理端的降本创新引发了市场对算力通缩的担忧。在本届GTC 2025 中,NVIDIA管理层特别强调了Scaling Laws已从预训练维度扩展至后训练+实时推理三个维度,并用实例证明在新应用范式下(如训练强化学习、推理思维链),tokens的消耗量远高于过去。此外,针对在商业落地场景痛点,公司发布了Dynamo推理软件助力算力成本进一步下降,并展示CUDA-X加速库开始赋能各行各业。
供给端:1)芯片及服务器方面,我们认为整体GTC 2025 的新品发布延续了“计算一代”(从2025 年的Blackwell Ultra改款->2026 年VeraRubin->2027 年的Rubin Ultra)+“存储一代”(升级至HBM4/4E后堆叠密度提升、单die存储容量提升)的规律。此外,“Jenson’s math”再度迎来更新,英伟达转向以GPU die的数量来计算机柜内GPU的数量。因此服务器端来看,NVL 8/72 制式将在Vera Rubin中更名为NVL 16/144,并在Rubin Ultra中拓展至NVL576。在制程迭代之外,NVIDIA也试图通过超摩尔定律的先进封装(扩展至4die)、及架构优化(计算单元设计、I/O die分离)来实现算力增长,而在数据类型端暂时维持FP4 的最低精度形式。2)网络通信方面,英伟达进一步明确了通信能力发展的路线图,涵盖C2C的NVLink 6/7,以及B2B的CX-9/10 网卡。此外,公司正式发布了三款CPO交换机,公司预计其中一款Quantum CPO交换机(InfiniBand)有望率先于2H25 实现量产交付,未来两款Spectrum CPO交换机(以太网)则有望在2H26 交付。我们认为CPO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距离规模商用尚面临散热难、维护难、实际TCO高等挑战。英伟达本次发布的CPO产品基于液冷、可插拔光连接器等方案,对散热、维护的难点给出解决思路。长期来看,我们预期随着更多成本和技术问题得到优化、解决,CPO或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的机会,光器件与先进封装有望成为核心增量环节。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所覆盖公司盈利预测、评级、目标价不变。
风险
生成式AI前沿模型进展、商业应用落地不及预期;NVIDIA新品研发及量产进度不及预期;CPO技术攻关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