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周期复苏提质增效 石化巨头乘风破浪
中国石化:全球一流的石化巨头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公司涵盖石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公司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化工产品营销网络。
勘探与开发:增储上产叠加油价中高位景气延续公司原油生产稳定天然气高增,且储量、扩矿权稳步推进,推动油气业务长期稳定发展。成本方面稳中有降,盈利能力提升。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原油需求虽面临压力,但在紧供给以及地缘政治常态化波动下油价中枢仍将中高位运行,勘探与生产业务或保持较高景气度。
炼油化工:供给放缓+需求复苏,盈利有望改善展望未来,全球炼能增速有限。国内产能本轮扩张于2023 年接近尾声,未来新增产能将显著放缓。受宏观影响行业过去整体面临成本高企叠加需求不足的双重经营压力,不过随着相关政策刺激,终端消费需求有所改善。随着基建活动以及物流运输行业显现转暖迹象,叠加成本端油价高位回落,国内柴油、石脑油及乙烯等炼化产品价差有所修复,炼油化工盈利有望改善。
另一方面,面对成品油过剩趋势,公司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坚持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大力开发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几大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极大加强公司炼油与化工板块竞争力。
销售:批零价差回升,非油业务提供成长
汽柴油批零价差出现回升,销售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可期。2024 年至今,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整体呈现疲软态势,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与国际油价走势出现背离,并多次创下近年来的新低。然而,零售限价下调幅度相对较小,这使得汽柴油零售利润空间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公司不断调整探索投资方向,优化加油加气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充换电站、光伏站等终端网络建设,不断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带动非油业务发展,努力提升盈利空间。
新能源及新材料:清洁能源+高附加值材料
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中国石化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我国高端化工产品发展不足,仍需依赖进口。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力下游化工新材料、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石化产业体系成为新课题。公司实现多个高端化工品国产化突破,引领我国新材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给与“买入”评级
展望未来,作为全球最大的炼化龙头之一,中国石化上游业务受益于增储上产;中游炼化环节随着下游需求复苏,盈利有望改善;销售业务批零价差回升,非油业务提供成长;新能源及新材料业务重视清洁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公司长期发展可期,预计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0.46 元、0.48 元和0.49 元。对应2025 年3 月25 日收盘价的PE 分别为12.53X、12.05X和11.66X,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际油价大幅下跌;2、地缘政治风险;3、国际市场运营带来的风险;4、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5、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