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601728):9月8日宣布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包 截止2023H1智算达4.7EFLOPS

类别:公司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邹杰 日期:2023-09-19

  【事项】

      8 月29 日,华为Mate 60 Pro 手机开售,与各方瞩目的5G 芯片一样,Mate 60 Pro 此次支持的卫星电话功能也广受关注。据华为终端官方介绍,华为在卫星通信领域再次突破,Mate 60 Pro 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时刻在线。与此前华为Mate 50 仅支持卫星收发短信的功能不同,此次Mate 60 Pro 的卫星通信能力升级至通话。据华为终端 BG CTO 表示,Mate 60 Pro 的卫星通信功能目前并不是四大运营商都可用,当前只有中国电信能支持天通卫星通话功能。

      9 月8 日,中国电信宣布,电信用户可通过营业厅、拨打10000 号或者中国电信App 等方式开通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包,即可使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该业务功能费为每月10 元,含2 分钟卫星通话,拨打、接听国内电话平均每分钟9 元,发送短信每条5 元,接收免费。

      为中国电信运营卫星通话业务提供支撑的,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支持电信运营级服务质量的大容量卫星系统——“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采用1740专属号段,能为客户提供卫星移动话音、短信、数据及增值服务,实现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区域的通信网络覆盖,目前已有3 颗卫星在轨运行。

      【评论】

      天通一号始于灾后应急救援需求,目前已组建完成。“天通一号”系统的建设动机始自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急需拥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来提升灾后应急救援能力。2016 年8 月“天通一号01 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首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卫星,也被称为“中国版海事卫星”。在2020年11 月和2021 年1 月,“天通一号02 星”和“天通一号03 星”相继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入轨,至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正式组建完成。

      天通一号支持近3G 网络宽带通信,用户规模破11 万户。根据项目规划,中国电信也获授权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营资格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天通一号”具备普通海事卫星和铱星系统都不具备的一项功能——宽带卫星数据通信功能。该功能可支持9.6kpbs 窄带数据和近3G 网络(384kpbs 速率)宽带数据通信,即除了语音电话外,“天通一号”的网速可以支持低画帧的视频电话。据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2022 年3 月举行的渠道发展大会上透露,天通卫星业务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1 万户。

      中国电信是世界500 强,除了卫星通信也布局智算。中国电信是中国特大型通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 强企业”,主要经营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固定电话、卫星通信、ICT集成等综合信息服务。除了积极发展卫星通信,公司也在快速推进四级算力建设,提供“智算+超算+通算”一云多算服务,在业内率先推出一体化算力套餐,为客户提供全系列、标准化、一站购齐、便捷交付的算力服务产品。

      截止2023H1 公司智算达4.7 EFLOPS,通算3.7EFLOPS。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持续优化“2+4+31+X+O”算力布局。加大智算能力建设,在内蒙古、贵州、宁夏等地建设公共智算中心,在31省部署推理池,满足各类AI 应用推理的需求,2023 年上半年公司智算新增1.8EFLOPS,累计达到4.7EFLOPS,增幅62%。同时公司也扩大通用算力,通算2023 年上半年新增0.6EFLOPS,累计达到3.7EFLOPS,增幅19%。

      公司全球运营商云第一,新兴布局AI 算法、数据要素、量子等多领域。公司全面推进天翼云能力提升,天翼云保持公有云IaaS 及公有云IaaS+PaaS 国内市场三强和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第一、全球运营商云第一。公司还持续深化AI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构建星河AI 算法平台底座,自研场景算法达到5500 个。公司打造了数据要素服务平台“灵泽”,并率先在海南建设运营“数据产品超市”标杆项目,进一步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同时公司加强量子科技领域前瞻性布局,成立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助推量子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收5133.99/5594.19/6092.1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7.74/332.07/363.24 亿元, 对应PE 为17.90/16.59/15.17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创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