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行业深度报告:EPS产品结构迭代带来价值增量 线控转向应时而生
报告摘要:
电动助力转向(EPS)在乘用车中渗透率已达到顶峰,当下发展方向是EPS 产品结构的迭代和智能化趋势下新技术(线控转向SBW)的布局和应用。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16-2020 年EPS 在中国乘用车转向市场的渗透率已从80.1%逐年上升至96.4%,基本接近顶峰。目前EPS 主要是向高性能方向升级,根据助力电机装配位置的不同,EPS 可以分为转向柱助力式(C-EPS)、小齿轮助力式(P-EPS)、齿条助力式(R-EPS)和双小齿轮助力式(DP-EPS)四种,从传动效率上R-EPS 和DP-EPS >PEPS> C-EPS。随着中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快速发展,转向系统逐步从CEPS向R-EPS 和DP-EPS 升级,其中C-EPS 单车价值约800-1000 元,R-EPS 单车价值约2000-2700 元,EPS 产品结构迭代带来价值增量。
从竞争格局来看,转向系统由于涉及到汽车安全领域,主要被博世、采埃孚、日本精工、捷太格特、耐世特等国际tier1 垄断。根据Marklines数据,以日本和北美EPS 市场格局为例,捷太格特等4 家企业占据87%日本市场份额,耐世特等5 家企业占据60%北美市场份额。2021 年国内EPS 市场CR5 企业份额也超75%,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统计,在EPS 前装市场,博世、日本精工、采埃孚、捷太格特、豫北等为国内T0P5 厂商。
政策限制解禁及智能化趋势下,线控转向(SBW)相关产品已具雏形,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线控转向,产品导入期有望实现国产替代。车企方面,丰田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 bZ4X 车型已经上市,为线控技术的大规模量产应用提供先行经验;Tier1 方面,采埃孚计划在全球主要市场量产线控转向系统,2022 年与蔚来签订合约将在线控转向产品等领域展开合作;博世/博世华域、Kayaba、耐世特等厂商均在线控转向领域展开布局。
虽然海外龙头厂商具有先发优势,但线控转向行业仍处于导入阶段,相关技术尚未成熟,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在线控转向领域实现突破,未来国内厂商在线控转向领域有望实现替代。
风险提示:全球汽车行业下行风险,线控转向落地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