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复盘历史上的地方债务置换与后续处置
财力下滑、城投舆情频发,再提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再次引起市场关注。近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时提到“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无独有偶,贵州省2022 年决算草案中提到“争取中央支持、金融机构展期”等,债务置换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从相关表态的背景来看:一是地产行业影响下卖地收入的大幅下滑,2022 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3.3%;二是地方融资平台舆情不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如遵义道桥债务重组落地、昆明轨交利息调整为季付、山东地区大量商票逾期。那么如何看待再提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城投债投资有何影响?
债务置换之前往往是债务审计,弱资质区域受益相对更大回顾过去几轮周期,债务置换之前往往是债务审计:1)2011 年首次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审计,将其分为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其他相关债务三类;2)2013 年再次审计,随后出台了43 号文、新预算法等影响深远的政策,并于2015 年开始推进地方政府债券置换,2015-2018 四年间合计发行12.2 万亿置换债券,平均利率降低约6.5 个百分点,累计节约利息约1.7 万亿元,置换规模前三位为贵州、江苏、山东;3)2018 年8 月,财政部开展“地方全口径债务清查统计填报”,紧跟着在10 月的国办发101号文中提到“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在与金融机构协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由此开启了第二轮由隐债置换的进程;4)第三轮债务置换为2020 年底开始发行的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
债务置换的核心是降低债务利率“以时间换空间”,以贵州、天津为代表的非标债务占比明显更高的弱资质区域,短期内受益可能相对更大。而结合相关表述,如果后续有相关债务置换措施,债券置换、隐债置换、特殊再融资债券这三种方式中,可能的措施大概率落在后两者。
策略:信用利差持续修复,弱资质、短久期城投债或边际回暖信用利差持续修复,弱资质、短久期城投债或边际回暖。12 月下旬以来信用利差持续修复,3YAAA 中票信用利差由12 月14 日高点的77BP 下降至2 月3 日的53BP;且短久期信用债表现明显好于长久期,1Y、3Y、5YAAA 信用债收益率较12 月13 日分别下降35BP、33BP、14BP。理财赎回潮缓解、政策表态影响下,短端弱资质城投债或边际回暖。
信用债市场跟踪
一级市场:本周信用债净发行585.88 亿元,净融资额-356.53 亿元,分期限来看,不同期限公募信用债票面利率均呈下降趋势;本周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合计47 亿元。
二级市场:收益率方面,本周3YAAA 和3YAA+分别上行2.59BP 和1.59BP,1Y AA+和1Y AA则分别下行4.84BP 和7.84BP;信用利差方面,本周1Y 各等级信用利差均收窄,3Y 各等级信用利差均走阔;期限利差方面,除AAA 5Y-1Y 期限利差收窄以外,其余各等级5Y-1Y 和3Y-1Y 期限利差均走阔。分省份城投来看,近一周贵州省利差上行明显,甘肃省则明显下行。
风险提示
1、城投融资政策收紧超预期;
2、城投信用风险事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