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财政系列研究之三:2022年土地出让与城投拿地观察
2022 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下滑超20%。1)2022 年土地市场整体景气度偏低,全年土地出让收入为66854 亿元,同比下降23%。2)2022 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滑,仅有海南、宁夏2 个地区相比2021 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吉林、天津、黑龙江、甘肃、重庆四地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60%;上海、四川、陕西下滑幅度在10%以内,幅度相对可控。
土地成交量价齐跌,长期需求或不足。2022 年以来,土地市场遇冷,成交土地面积及溢价率下跌明显,城镇化水平及房地产价格为土地出让收入的两大主要作用因素,分别通过土地出让面积及土地出让价格两条路径传导。
长期来看,我国城镇人口增速放缓及需求端对房屋价格增速预期降低,可能导致未来土地出让量价齐跌,或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整体趋势产生影响。
国企为拿地主力,住宅用地成交比例较大。1)从2022 全年拿地面积前100的企业来看,国有企业占比达到80.26%;分行业来看,全年拿地面积累计排名前二的行业分别为工业及房地产业,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有所下降,但成交金额在土地出让金中的占比仍稳定提升。2)2022 年出台多项地产支持政策,供给端受支持力度较大,房企拿地热度或有所回升,仍需观察未来需求端变动情况。
各省城投拿地比例分化,部分地市城投拿地与财政绑定较深。1)2022 年全国范围城投平台拿地总额降幅明显,但在土地出让收入中占比上升;城投拿地中住宅类用地成交金额小幅下降,但整体占比仍较高。2)多数省份城投拿地金额下降,各省拿地比例分化明显,广西城投拿地比例最高,其次重庆、福建、湖南、四川地区城投拿地比例均在25%以上;与2021 年相比,浙江、北京、福建、重庆城投拿地比例增幅最大。3)城投拿地金额前20 的地市中有12 地处于江浙一带,邵阳、柳州、吉林三市城投拿地比例为全国最高,达80%以上。部分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若后期针对国企拿地监管政策收紧,城投平台拿地规模收缩的话,或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