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动态点评:美国M2同比转负的原因和启示

类别:债券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继强 日期:2023-02-05

  核心观点

      2022 年12 月美国M2 同比-1.3%,是1959 年M2 数据公布以来首次滑入同比负增长,引发市场广泛讨论。各国统计口径不同,美国M2 的概念更接近中国M1 的概念,主要是中美经济和金融体系差异所致。本次下降在于M1 中的其他流动性存款下降太快,原因在于:第一,存款消耗过快可能与类滞胀和快步加息等经济因素相关,反映了通胀和加息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第二,可能存在存款“搬家”现象。M2 增速下行是基本面的映射,M2、通胀、经济可能都是加息的结果,而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在关注M2 增速预示性的同时,本身基本面和通胀的前瞻指标或更为重要。

      美国的M2,中国的M1

      美国M2=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其他流动性存款)+小额定期存款(10 万美元以下)+零售货币基金, 不包括大额(即10 万美元以上)企业定期存款和机构货币基金。对比来看,美国M2 的概念更接近中国M1 的概念,即流动性更高的“现金+活期/小额定期存款”。美国看重M2 的原因在于:(1)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活期/小额定期存款能够迅速变现用于消费;(2)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居民仅少部分财富存在银行,实体主要从直接融资市场获得融资,故银行定期存款对实体融资参考意义不大。

      美国M2 同比为何会落入负增长

      从分项来看,主要是由于M1 中的其他流动性存款下降太快。其他流动性存款占比较大,根据2023 年初数据,其占到M1 的63%、M2 的58%。

      2022 年期间,其他流动性存款项已经下降近1.2 万亿美元,同比下降近9%,而其余分项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为何本次存款降低如此之快

      第一,存款消耗过快可能与类滞胀和快步加息等经济因素相关,反映了通胀和加息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1)高通胀之下,个人储蓄率从2021 年底的7.5%跌至3%左右;(2)美联储快速加息,不得不动用储蓄存款支付高额利息;(3)美联储加息减弱信贷活动,私人部门倾向于降低杠杆率,更多使用现金支付购房款、购车款等。第二,可能存在存款“搬家”现象。

      当前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回报率基于ONRRP 利率、已经来到4%上方,而一年定期银行存单平均利率仅在2.3%左右,两者利差或推动居民和企业将资金更多存放于货币市场基金。

      M2 转负对通胀和经济有何预示意义

      一个事实是,货币供应量和经济以及通胀的相关性在2008 年金融危机后本已大幅降低。本次M2 同比转负,包含了基本面方面的原因,反映了加息后储蓄消耗、借贷行为降低的效应,说明加息正在发挥作用,M2 同比转负可能对通胀下行路径和经济下行压力确有预示。不过仍有两点需要关注:

      一是,由于存款搬家,M2 的下滑幅度或有所高估;二是,货币流通速度仍有不确定性。M2 增速下行是基本面的映射,更多时候,M2、通胀、经济可能都是加息的结果,而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在关注M2 增速预示性的同时,本身基本面和通胀的前瞻指标或更为重要。

      风险提示:M2 统计口径变化、核心通胀上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