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信息点评:煤矿安全改造专项有望催生千亿市场
事件:2023 年2 月2 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会同应急部、矿监局对《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能源规【2020】23 号)进行了修订并印发最新版,在此之前(2022 年10 月)曾印发修订征求意见稿。本专项设立目的是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为“十四五”后三年(2023-2025 年)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工作做好指导。
最高补助3000 万,支持煤矿安全化智能化自动化建设。此次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主要通过投资补助的方式,重点支持煤矿进行安全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最高补助额度可达3000 万元,以提高防灾治灾抗灾能力和煤炭开采本质安全水平,实施周期为2023-2025 年。1)资金使用范围: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升煤炭开采本质安全水平,包括推广应用煤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创新变革煤炭生产方式。2)投资补助标准:
规定单个项目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5%、额度不超过3000 万元,将全国产煤地区和中央企业分为三类,第一/二/三类投资补助比例分别不超过15%/20%/25%。3)重点支持对象:包括灾害严重、安全欠账多且效益欠佳、贯彻落实国家煤炭增产保供政策较好、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受两端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煤矿等。
扩大重点支持煤矿范围,提高部分区域补贴上限。1)与2020 年文件相比:增加重点支持投向和补助标准细则。重点支持投向方面,重点建设内容中明确包括推广应用煤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重点支持对象相应更新调整。补助标准方面,将煤矿企业划分为一/二/三类,补贴比例上限由原来的30%相应调整为15%/20%/25%。2)与22 年征求意见稿相比:在重点支持对象、补贴标准、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整。重点支持对象方面,新增贯彻落实国家煤炭增产保供政策较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受两端地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超50%的地区和煤矿企业,对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重点支持。补助标准方面,对部分区域补助上限比例进行调整(如内蒙古由15%调整为25%、安徽由15%调整为20%、陕西由20%调整为25%)。支持条件方面,前次修订征求意见稿列明专项资金仅限用于计划新开工项目或主体工程未完工的续建项目,并列举不予以支持的负面清单(如计划三年内关闭的煤矿、电煤中长期合同覆盖率和履约率不满足有关要求的煤矿等),而此次文件仅说明用于计划新开工或续建项目,未对专项资金支持条件进行详细框定。
煤矿安全改造专项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催生煤矿安全与智能化千亿市场。据《2021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截至2021 年末我国煤矿数量约4500 处,假设2023~2025 年计划新开工或续建项目总数为2021 年底煤矿数量的20%、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比例为20%、补助额度为3000 万元,则安全改造总规模将达到1350 亿元(=4500*20%*0.3/20%),年均规模约450 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政策有望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改造及转型升级,相关业务公司或有望显著受益。建议关注:1)煤矿安全生产及智能化建设软硬件龙头:天地科技、郑煤机。2)煤矿安全及智能化相关软件公司:梅安森、龙软科技、北路智控、工大高科。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的节奏不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