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看数据之-12月进出口数据:扩内需仍是当务之急

类别:宏观 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思佳/胡少华 日期:2023-01-16

  投资要点

      事件: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12月进出口数据。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当月同比-9.9%,前值-8.9%;进口当月同比-7.5%,前值-10.6%;贸易差额780.1亿美元,前值698.4亿美元。

      核心观点:2022年全年创造了8776亿美元的高额顺差,截至三季度,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达到0.96%,贡献率达到32%,结合四季度的衰退式顺差,净出口对2022年全年GDP的贡献率大概率将创1997年以来新高。12月出口降至年内新低,2023年出口仍将面临较高的基数影响,而2022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月份会从基数上对出口形成扰动。从趋势上来看,外需的回落较为明确,但回落的斜率仍有不确定性,若海外经济温和衰退,对出口的整体影响可能相对可控。而相对于外需,当务之急仍是扩内需,当下政策信号已较为明确,期待春节以及两会后更进一步的政策落地。

      出口增速继续走弱。整个四季度单月的出口环比均弱于季节性,而短期出口走弱的逻辑并未改变,外需处于下行周期,海外库存压力较大,叠加国内疫情对生产和物流的影响,而海外所造成的压力是趋势性的,国内疫情对生产及供应链的影响后续将趋于减弱。此外基数效应也相对明显,去年同期出口金额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3397亿美元。

      未来疫情的影响趋于减弱。12月国内PMI生产指数44.6%,仍处于历史低位,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降至40.1%,显示出疫情对供应的冲击仍存,与2020年2月以及2022年4月的情况类似。但人员流动已开始逐步恢复,九大城市地铁客运量基本已恢复至11月的水平。

      回顾2022年全年出口走势,量上的影响较大。拆分量和价来看,数量指数在上半年震荡向上,而波动的主要因素在于上半年部分城市受到封控的影响。在7月触及108.3的高点后,开始转头向下,这一表现与海外PMI表现出的全球需求走势基本一致,而四季度加速下降主要由于临近年末疫情政策调整,导致国内生产以及供应短暂受到冲击。从价格指数来看,全年基本保持稳定,且下半年中枢要略高于上半年,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出口结构以中间品为主,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主要反映在了进口价格指数的回落上。

      机电产品依旧是拖累的主要因素,但汽车表现仍然亮眼。12月,从大类产品上看,农产品出口增速小幅回落但维持正增长;机电产品拖累依旧,在汽车出口较好的情况下依旧低于整体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受部分重点城市疫情影响的因素暂未消退。在细分小类上,整体结构与11月相似,汽车小幅回落但依旧接近三位数的增长,四季度平均增速达97.7%;肥料出口高增依旧体现国内成本的优势,成品油下半年高达112%的平均增速也反映国内炼化的优势;箱包、鞋靴等出行相关产品增速依旧高于整体出口;集成电路出口增速有所收窄但依旧拖累,供给的影响仍然存在,手机出口继续低迷。

      进口增速小幅回升,可能受基数回落影响。12月进口环比0.8%,略高于近五年均值的-0.5%,但考虑到前两个月明显弱于季节性,12月的进口的表现并不强。另外从同比来看,去年同期基数由31.3%回落至19.7%。2022年全年,进口同比仅1.1%,也凸显出了经济在三重压力下内需的不足。从结构上看,中间品进口依然维持在低位,而未来在疫情影响减退后,生产端的恢复可能带动中间品进口的回暖。具体表现在汽车(包括底盘)、集成电路上,虽然仍然维持负增长,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尤其是汽车(包括底盘)进口数量的增速由负转正。大宗商品中,原油、铜矿砂、未锻造铜进口金额及数量增速均回落,铁矿砂进口回升,这一点与11月正好相反。从月度的情况来看,尚难反映内需的回升。

      风险提示:1)疫情超预期影响;2)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