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债务化解背景下城投企业主要风险关注

类别:债券 机构: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亚利 日期:2022-12-12

摘要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合法融资渠道缺失及举债意愿扩张等因素催生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产生及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地方认定口径差异较大。

    隐性债务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态度坚定,十年化债目标明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具有独特的内生逻辑和发展路径,其风险要高于显性债务。在宏观经济降杠杆的大背景下,化解隐性债务具有较强的急迫性。目前隐性债务化解呈现出省级政府负总责、以省为化债单位的特征,不同地方政府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化债手段也因地制宜。

    经济财政实力强的地区倾向于实质化债,而财政实力弱、政府债务负担重的地区更倾向于债务置换和债务转化,现阶段债务置换与债务转化为隐债化解的主要手段。横向对比来看,不同地区隐性债务化解进程分化明显。

    城投企业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重要承载主体,也是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力军。同时,化解隐性债务也是城投企业债务瘦身、降低短期债务风险的重要契机。

    化解隐性债务对城投企业融资、业务开展、获取政府支持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不同影响。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城投企业对于地方政府仍具有重要性,但同时也要关注隐性债务化解背景下城投企业可能出现的盲目市场化转型、托底区域房地产市场、债务结构失衡、职能地位边缘化、资金占用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