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周报:稳信贷 以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为支点

类别:行业 机构: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刚 日期:2021-12-01

  核心观点

      稳信贷:定向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结构性“宽信用”。2021 年11 月19日,央行发布《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定调货币调控稳中趋松。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别除“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和“管好货币总闸门”等表述,增加“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等表述,从报告表述变动来看,“稳货币”政策基调延续,边际或将有所宽松,“稳信贷”成为“稳信用”重点。

      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量采取了结构性货币工具,定向支持信贷资金流入普惠小微和绿色领域。三季度末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7.97%,高于总贷款增速16pct;前10 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7pct。预期今年Q4 和明年普惠小微、绿色领域为结构性宽信用重要支点。

      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加码,小微信贷定价依然存在市场化逻辑。11 月国务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长短政策“组合拳”,再次验证监管层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视程度空前,中小企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国有行为普惠小微贷款主力军,2021 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较去年年末增长40.40%、20.29%、30.40%、35. 8%和29.30%。从普惠小微贷款定价上来看,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和客均贷款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客均贷款规模越小,客群下沉力度越大,客户经营风险识别和数据信息的获取难度越大,小微信贷定价越高。例如邮储银行(客均规模54.08 万元)和中国银行(客均规模137.12 万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5.23%和3.94%。即便监管层有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的政策导向,银行分化过程中小微定价依然存在市场化逻辑。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维持高增,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多点开花。

      2020 年9 月,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为鼓励资金流入低碳转型领域,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支持低碳经济转型,包括11 月国务院在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现阶段政策规模已经形成,利好资金流入绿色金融领域。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维持高速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较去年末增长16.73%、16.61%和16.40%。绿色债券承销方面,2021 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绿色债券承销规模(投资规模)分别为217.28 亿元、160 亿元和22.30 亿元。此外,商业银行在绿色租赁、绿色理财和绿色私募等绿色金融服务方面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投资建议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点强调“稳信贷”,伴随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预期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为结构性宽信用重要支点。

      近期国务院再次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长短政策“组合拳”,再次彰显监管层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普惠小微和绿色金融政策红利期,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金融科技赋能实现小微业务商业可持续,开展多样化绿色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因此,我们建议关注普惠金融模式较优、绿色金融布局完善的大行和股份行。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宏观经济增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