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宏观政策月报:全面降准释放政策微调信号 美联储维持宽松但离TAPER再进一步

类别:宏观 机构: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志刚 日期:2021-07-31

  货币政策:7 月货币合理充裕,较预期宽松,预计后续仍维持中性偏松;信用收紧尚未结束,地产及地方政府债务高压将加速融资回落。(1)国常会上指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降准后发布会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稳”

      的基础上,更强调有效性。(2)货币政策维稳,信用收紧放缓。货币方面,央行全面降准0.5 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 万亿,短期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长期资金利率有所下滑。信用方面,表外融资及居民中长贷为主要拖累,但整体信用收紧趋势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维持对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信用方面仍维持总量收紧、结构有松有紧的政策倾向。(3)目前来看,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降准是为了对冲7 月MLF 到期量及税期高峰,但全面降准仍释放政策微调信号。未来几月,房地产、地方隐形债务和表外融资等领域延续收紧,信用收紧尚未结束,但社融降幅趋于平稳。维持货币政策维持“稳货币+紧信用”判断,在经济增长压力不大的窗口期下,监管不断加强,调结构和防风险力度或会超预期,密切关注7 月政治局会议。

      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地方债务,城投债及专项债融资再次放缓,下半年地方专项债或将有所发力。(1)银保监会出新规严控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同时财政部印发通知,强调要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及增加住房租赁企业税收减免。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2)执行层面,今年6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66%,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9.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63%,其中地方支出同比增长8.49%。

      财政支出有所增长。6 月地方专项债净融资额为3157.4 亿元,7 月净融资额为2721.5 亿元,同时城投债净融资也有所放缓。(3)整体来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降费支持中小微企业,同时调控地产和严控地方债务,7 月份地方政府债发行较6 月放缓,但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提升,预计财政将发力支撑经济,财政政策将持续保持提质增效。

      地产政策:推出二手房参考价等诸多新举措,保障租赁租房供给。(1)国办指出,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韩正再次强调要坚决查处房地产乱像。住建部等8 部门表示,力争用3 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房地产延续高压调控及保障租赁住房供给。(2)近一月来,无锡、深圳、宁波、成都、西安和绍兴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同时今年上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15 地相继对学区房炒作作出规定。(3)观察高频数据,7 月份30 大中城市周度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较大幅度放缓,整个商品房销售面积也不断下滑,房地产销售下滑趋势已形成。后续来看,随着政策持续高压,销售面积及拿地速度放缓,地产景气度有所下降,将更加注重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注重防范风险。

      基建政策: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1)发改委指出要做好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建设。工信部等三部门,鼓励企业抓住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市场机遇,投资建设陆海光缆、宽带网络、卫星通信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2)执行层面,7 月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4033.4 亿元,预计下半年将增加发债规模。(3)后续来看,政府工作中心将主要放在新基建,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财政支出及发债将提速支撑经济,基建投资后续或有一定回升,但由于缺少对接项目,也难大超预期。

      海外政策:美国疫情有所升温,但经济如期开放;基建取得进展,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离Taper 更进一步。(1)疫情方面,受“德尔塔”变异毒株影响新增确诊反弹,但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重症率及死亡率维持低位,美国淡化疫情影响,经济如期开放。财政方面,拜登提议的1.2 万亿美元基建法案,目前来看逐渐消除了一些一直阻碍协议达成的问题,但交通资金、宽带政策仍然是障碍,预计将很快达成一致。货币方面,议息会议表示,美国通胀虽持续超预期,但只是局部通胀不具有持续性,同时就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虽有进展,但并达到联储目标,短期仍维持宽松政策不变。但美联储淡化了疫情对经济复苏的影响,虽然经济放缓仍对经济恢复表示信心,设立了两个常设回购协议工具——SRF 和FIMA,或为防止Taper 后流动性紧张提前做出缓冲。整体来看,美联储鹰派意味增强。(2)欧洲方面,维持宽松政策,但修改了利率前瞻指引,这意味着欧央行增强了对通胀的容忍度。(3)后续来看,需警惕疫情持续对就业的影响,同时美联储鹰派意味不断加强叠加经济放缓,市场预期波动有所扩大,美元指数有所反弹,美债收益率波动有所扩大,全球资产处于大幅波动时期。

      风险提示:1.美国经济恢复快速放缓;2.美联储突然收紧;3.疫情反弹超预期;4.中美关系恶化持续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