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000651)事件快评:三次大额回购创纪录 空调龙头或迎第二春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伟奇/王兆康 日期:2021-05-31

事项:

    格力电器发布股票回 购公告,拟以自有资金 75-150 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 70 远/股。以 150 亿元回购额计算,预计可回购2.14 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56%;以75 亿回购额计算,预计可回购1.07 亿股,占总股本的1.78%。回购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国信家电观点:1)三次大额回购彰显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价值。2)近期跟踪:5 月空调内销排产增速领先,销售均价迎来持续上涨。3)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在即,治理结构改善可期。4)投资建议:此次创纪录的回购显示出公司对未来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空调主业不断扩展应用领域,在冰洗等其他家电产品上快速开拓,在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未来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长动力。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253/290/316 亿元,对应EPS 为4.21/4.82/5.26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3.8/12.0/11.0X,维持“买入”评级。5)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渠道改革不及预期。

    评论:

    三次大额回购彰显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价值两年内接连大额回购打破记录,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公司在2021 年2 月和5 月接连完成了两笔60 亿元的大额回购,回购金额排在A 股已完成回购金额第3 和第4。此次回购在上次回购刚完成不到10 天而推出,总金额最高为150 亿元,最低为75 亿元。若回购顺利进行,则近两年公司回购总额预计将突破200 亿元,将创下A 股之最,显现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从资金实力上来说,2021 年3 月底公司共有货币资金1465.91 亿元,若按顶额回购计算,150 亿元的现金流出对公司的经营不会造成影响,而且2020 年公司的净营业周期为-12.40 天,连续9 年保持为负,日常经营中对资金的需求较低。

    大额回购背后是公司对空调销售积极复苏和多元化业务带来再次增长的信心。2021Q1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显示出疫情后积极复苏的势头。而终端销售的数据亦同样亮眼,2021 年1-4 月格力线上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57%,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31%。表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则是Q1 合同负债创下历史Q1 末的新高,其他流动负债余额(与返利相关)也创下新高。同时,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公司在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或带动公司的二次成长。智能装备领域,公司产品已涵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装备、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 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品;精密模具领域,公司在2020 年研发出全新精密高效多腔注塑解决方案、蒸汽模方案等,已累计申请上百项发明专利;新能源领域,公司业务已覆盖括光伏储直流空调系统、工商业储能、新能源直流电器、能源互联网系统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半导体领域,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自研芯片、器件得到量产验证。公司在上述领域经过多年的投入,多项产品开花结果,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持续的增长。

    近期跟踪:5 月空调内销排产增速领先,销售均价迎来持续上涨根据产业在线的数据,公司3 月空调内销量285 万台,同比增长137.5%,增速高于行业平均89.7%的增速;空调内销排产亦实现领先行业的高速增长,5 月公司空调内销排产315 万台,同比去年排产/实绩增长17%/21%,而行业内主要公司内销排产同比去年实绩均有所下滑,公司增长韧性十足。价格方面,由于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结束,空调价格迎来持续上涨行情,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4 月公司空调线上价格增长32.53%,线下价格增长8.88%,已连续多月上升,将有力对冲原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

    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在即,治理结构改善可期

    公司此前2 次共120 亿元的回购及此次回购的股份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据此推算,公司未来可用于股权激励的总额或将超过200 亿元。公司自2019 年引入高瓴之后,进行员工持股及股权激励便成为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的下一个重要的举措。第3 次如此大规模回购的进行,或将预示着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推出在即。

    这将有利于完善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的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推动公司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大额回购显信心,龙头或逢第二春此次创纪录的回购显示出公司对未来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空调主业不断扩展应用领域,在冰洗等其他家电产品上快速开拓,在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未来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长动力。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253/290/316 亿元,对应EPS 为4.21/4.82/5.26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3.8/12.0/1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渠道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