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投资报告:风电光伏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车助力消费侧减碳

类别:行业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雷/陈明雨/黄华栋 日期:2021-05-11

  本期投资提示:

      碳中和为全球愿景,新能源发电、汽车电动化为我国主要抓手。全球 CO2 排放量逐年增长,1970-2019 年 49 年 CAGR 约为 2%。近年来,以欧盟、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提出相关的碳减排计划,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2020 年 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国力争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确定我国碳减排的发展战略。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碳中和潜力最大的方向是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低碳化,根本性措施是实现能源生产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分领域来看,我国发电行业及交通运输为碳排放主要部门,新能源发电、汽车电动化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抓手。

      新能源发电:技术迭代推动降本增效,长期降本空间广阔。光伏方面,硅片大型化趋势助力全产业链生产效率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推动 LCOE 降低。预计 2060 年,光伏系统造价(含税)有望下降至 1.47 元/W,假设利用小时数为 1400 小时,对应光伏 LCOE有望下降至 0.082 元/kWh。风电方面,整机厂商提速布局大兆瓦风机,推动风电投资成本持续下行,根据 BNEF 预测,2050 年,全球规模最大的陆上机组功率预计达到 15MW,海上机组达到 35MW。预计至 2060 年,陆上风电投资成本有望下降至 3.63 元/W,假设利用小时数为 2100 小时,对应风电 LCOE 有望下降至 0.153 元/kWh。

      储能:“新能源+储能”平价支撑新能源发电成为主力电源供给。储能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电化学储能是配套新能源发电最主要的储能形式。

      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已投运储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 3.27GW。预计至 2025 年,我国储能渗透率提升至 60%,“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规模合计有望达到 62.1GW。2060 年,假设光伏系统成本为 1.47 元/W,在利用小时数为 1300h、储能系统成本为 1.0 元/Wh 的情况下,光储电站 LCOE 可降至 0.169 元/kWh。至 2060年,我国储能渗透率有望提升至 80%,我国新能源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1830GW。

      随着储能配置比例提升,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主要电力供给形式。

      新能车:减碳效应显著,多环节技术迭代加速。新能车推广惠及消费侧减碳,相比传统燃油车单车碳排放有望降低约 1/2;当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渗透率达到 100%时,对应 CO2排放量较 2020 年有望下降 49%。我国电动化趋势确立,远期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到 2060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 2850 万辆,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 2280GWh。

      综合考虑技术迭代带来能量密度提升、模组结构优化带来电池空间利用率提升、规模化生产提升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等因素,我们预计 2060 年 NCM622 电池总成本下降到 365元/kWh,较 2020 年降低 57%。

      投资建议:发电端风电光伏装机成为电源装机增量主体,相关制造业有望持续受益,建议关注相关制造业及运营板块的核心资产: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福莱特、福斯特、金风科技、日月股份、中材科技、金雷股份。汽车电气化作为电能替代的核心途径,智能化有望加强新能车竞争力,建议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宏发股份、三花智控、璞泰来、当升科技、格林美、恩捷股份、新宙邦。

      风险提示:风电、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全球电动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