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预期目标回归常态 经济注重质量提高

类别:宏观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兴 日期:2021-03-05

  2021 年3 月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

      预期目标回归常态,保持经济合理区间。经济增速目标重提。2020 年受到疫情的冲击,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全年的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速目标重提,设定在6%以上。这一目标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和今后的目标做到平稳衔接,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各方面力量更加注重经济的增长质量。通胀目标有所下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通胀目标有所下调至3%,回归到了2015-2019 年的目标水平。而我们预计,由于高基数和猪周期的双重影响,年内CPI 增速上行风险不高。就业目标回归常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重新上调到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回落到5.5%左右。2021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调整,反映出经济工作在疫情冲击之后逐渐回归常态。

      今年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条件下,着力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积极财政更可持续,稳健货币灵活精准。从宏观政策取向上来看,今年整体要求是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这意味着政策的整体基调依然偏稳,在疫情影响消退后呵护经济恢复的意愿仍足。报告指出,2021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方面,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同时,政府融资略有下滑。财政赤字率目标由去年的3.6%以上降至3.2%左右,抗疫特别国债也不再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拟安排3.65 万亿元,比2020 年减少1000 亿元,但相比于疫情之前,赤字率目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都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减税政策进一步优化和落实。不仅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而且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稳健货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相比于2020 年的表述,报告增加了“精准”、“合理”,对于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从2020年的“明显高于去年”转变为“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相较于2020 年,一方面,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结构上的定向支持。另一方面,防风险的重要性也有所上升。报告提到要“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强调金融机构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创新绿色发展,提高供给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题。

      从供给端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创新和环保两个方面。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报告指出,要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一是更加重视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二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从税收优惠的方面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绿色发展,营造低碳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中,也着重列出了环保工作。相比于往年的内容来看,“碳达峰”和“碳中和”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主要抓手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二是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发展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四是给予金融支持,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改善消费环境,挖掘内需潜力。从需求端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改善消费环境,便捷居民消费。稳定和扩大消费,诚然离不开居民收入的提升,但我们同样需要也解决消费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阻碍。一是健全流通体系,特别是加快电商和快递进入农村,从而挖掘县乡消费的潜力;二是取消对于部分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并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三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使得消费能够更为便捷。

      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公平。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政策上也更加注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教育公平。报告提到,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做好住房保障。

      报告特别指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给等多种办法,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降低居住负担,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三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特别提到平台企业要依法规范发展,体现十四五时期政策依然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