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观点:如何解读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

类别:宏观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王仲尧 日期:2021-01-20

  研究结论

      2020 年1 月15 日,2020 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召开,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了2020 年金融指标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相关情况,并解答了几个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于2021 年货币政策的定调,会议延续了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以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值得注意的是,总量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提到了存款准备金率,且会议提及“不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预示着今年央行可能不会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外,货币政策结构方面提出的“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表明一些前期推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将有序退出,退出过程中将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但是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将持续。

      陈雨露在发布会上对“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做出了解释,结合前期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发表的《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我们认为有几方面的重点:1)潜在名义GDP 增速是货币政策的锚;2)基本匹配不等同于完全相等,M2 和社融增速可以略高于或低于名义经济增速,这也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要求;基本匹配是中长期概念,在操作上体现为年度基本匹配;3)《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中提到2018-2019 年实现了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平均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2018年平均M2、平均社会融资规模和名义GDP 的增速分别为8.3%、11.8%和8.9%;2019 年三者分别为8.4%、10.8%和10.1%;4)2021 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考虑到今年名义经济增速将在经济复苏和基数效应下高增,尤其是一季度,而“基本匹配”是全年的视角,同时货币供应量也可以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因此货币政策常态化的过程不会单纯受到经济高增长的影响。

      2020 年底,M1 余额同比增长8.6%,较上年上升4.3 个百分点,其中单位活期存款占M1 的比重有九成。央行指出M1 增速较大幅度上升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在稳企业、保就业的结构性政策支持下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二是项目实施滞后于筹资;三是存款产品的规范推动了活期存款的增加,2019 年10 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对结构性存款等产品进行规范,部分资金流向了活期存款中的协定存款。从央行对M1 提升的解释来看,现阶段M1 增长和下降难以体现企业活跃度的改变,更多的是政策等因素的干扰。

      2021 年央行将延续去年对房地产的金融调控政策,同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地产监管方面的增量是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2020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通过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的突出问题,预计2021 年央行将落实对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

      风险提示

      高度不确定的疫情发展状况影响经济复苏,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

      海外货币政策和环境超预期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