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行业:商业小卫星需求超4000颗 加速键将按下

类别:行业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彦龙/程硕 日期:2020-09-21

本报告导读:

    未来5-10 年,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超过4000 颗;卫星互联网价值多样,2030 年市场规模可超1000 亿,全新赛道即将开启;关注卫星制造配套产业投资机会。

    摘要:

    商业小卫星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9 月19日,在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科技委秘书长表示,保守估计未来5-10 年,我国商业小卫星的发射需求超4000颗。截至2019 年底,我国总计在轨运行卫星约350 颗,2019 年发射约80 颗,其中微小卫星发射占比达三分之二,这意味着我国商业卫星制造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国际上布局卫星互联网企业众多,其中美国SpaceX 公司的Starlink 项目一枝独秀,计划完成4.2万颗卫星系统组网,OneWeb 紧随其后。国内已经将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建范畴,“鸿雁”、“虹云”等系统计划已具雏形,在统筹协调实现标准化后,国有和民营资本将推动产业规模部署。

    2030 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总体市场规模可达到千亿规模。应用需求方面,卫星互联网可在面向普通用户的互联网接入、特殊场景的接入、以及面向2B/2G 的物联网服务三方面有巨大潜力;架构趋势方面,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5G&光网络相互融合补充,是6G 网络的重要架构;其次,频率轨道资源也较为稀缺,较早开始规划部署,也对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意义重大。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及终端制造、运营与服务四大环节。根据我们判断和测算,卫星制造和发射领域在2021 年开始起量,小卫星制造产业到2025 年可超过100 亿规模;地面设备及终端领域从2023 年开始突破,到2030 年市场规模可超过300 亿;运营及服务领域预计在2023年开始迅速增长,到2030 年可达400 多亿规模。

    投资建议:从产业格局看,火箭发射门槛较高,技术积累周期长,格局会比较集中,一级投资市场较为活跃;卫星制造企业多,整机环节会比较集中,能在某一些细分领域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门槛的公司将充分享受赛道红利;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准入门槛相对较低,需求市场多元化,容量较大,竞争也将较为激烈,所以应该关注卫星制造配套产业链投资机会。推荐公司为和而泰、海格通信,受益公司为中国卫通、中国卫星、康拓红外、海能达、天银机电、亚光科技、天奥电子、华力创通等。

    催化剂:卫星互联网相关政策和规划落地,小卫星布网规模和节奏超预期。

    风险提示:国内组网规模和节奏或不及预期,各个产业环节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用户渗透及业务拓展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