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601727)中报点评:发力新能源+海外拓展 促业绩稳步增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若木/贺朝晖 日期:2018-09-04

事件:

    公司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称,2018 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6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3.02%;营业收入为512.7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4.38%;基本每股收益为0.1199 元,较上年同期增6.96%。

    观点:

    1. 主营业务齐增长助业绩提升

    公司2018H1实现营收512.74亿元,同比增长24.38%,公司四块主营业务高效清洁能源、工艺装备、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增速均突破20%,共同推升2018H1业绩提升。

    2018H1净利润增速13%低于营收增速,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毛利率19.5%同比减少2.5 pct,其中高效清洁能源、工艺装备、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分别降低2.8、1.9、3.8 pct,现代服务业毛利率增长0.9 pct,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利润率下降的主因。2018H1三费控制效果良好,期间费用率9.6%同比减少4 pct。

    除了营收,公司同样实现订单增长,2018H1新增订单达665.3亿元,同比增长20.8%。公司新增订单中,新能源及环保设备占11.5%,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占11.4%,工业装备占34.2%,现代服务业占42.9%。截止2018H1,公司在手订单为人民币2260.9亿元(其中未生效订单人民币1045.8亿元),较上年期末基本持平,其中新能源及环保设备占14.5%,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占40.0%,工业装备占5.6%,现代服务业占39.9%。稳定的在手及新增订单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保障,而且现代服务业订单不断增高,促进了公司业务从传统设备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积极转型。

    2.海上风电树立龙头地位

    在传统火电装备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在风电设备已经取得突出成绩,风机销售处于国内“海上第一、陆上第三”的地位。公司引进西门子的海上风电技术,2018H1完成了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福建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具备6-10MW大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生产能力,公司在海上风电市场占比已超60%。

    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GW以上,开工容量超过10GW。目前海上风电装机已超过2GW,2018H1海上风电项目公开招标规模同比增长超20%,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项目招标市场十分活跃。公司有望借助于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实现新能源业务跨越式发展,对冲传统火电业务的下滑。

    3. 海外市场拓展促进产能利用

    由于国内火电、输配电建设高峰期已过,电站投资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从传统装备制造延伸至EPC工程服务,以及“投资+运维”,从而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公司已累计承接海内外电站工程项目90余个,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装机容量达92GW,其中海外项目63GW。

    2018H1公司与东方电气组成项目联营体成功中标埃及汉纳维电站项目,项目总规模约为44亿美元。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签订了全球最大的光热电站——迪拜水电局光热四期700兆瓦电站项目EPC合同。2018H1新接电站工程订单268.8亿元,同比增长79.1%,在手电站工程订单824亿元,同比增长33.7%。在海外充足的项目储备以及不断推进新项目开发,有利于公司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对冲国内火电项目的减少。

    4. 核电新项目重启将拉动核电装备业务

    公司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拥有核岛、常规岛、BOP设备制造完整产业链,尤其在堆内构件以及控制棒驱动机构拥有80%以上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由于2016、2017年没有核电新项目获批,公司核电装备业务发展减速。2018年8月14日三门1号AP1000机组已进入100%功率平台,即将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历经9年建设的三门1号机组完工将触发新一轮核电开工潮,公司凭借着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受益于新项目重启实现业绩进一步提升。

    结论:

    公司是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2018H1业绩和订单情况良好,在快速发展的海上风电以及海外市场拓展已具备领先优势,将助力公司实现业务转型,核电新项目开工后主设备订单的到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07.6亿元、1195.3亿元和1392.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41.8亿元和47.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元、0.28元和0.32元,对应PE分别为20、17、15。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核电新项目审批不达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