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经济遭遇冲击 政策能否“抗疫”?-新型肺炎疫情影响之五

类别:宏观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姜超/陈兴 日期:2020-02-27

力度加强节奏前移,稳企业成重要抓手。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力度加强节奏前移。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政策工作重心也转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而政策层面判断,疫情对我国经济短期冲击较强,但不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因此政策目标立足于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防止短期冲击趋势化”,这决定了当前调控政策具备力度较强、节奏前移、阶段性和针对性的四大特征。稳企业成重要抓手,政策收支两端发力。国常会深入具体措施,明确稳就业为当前迫切任务,而稳就业就必须稳企业,因而稳企业成为当前调控政策的重要抓手。企业在疫情冲击存在两点现实困难:一是收入损失;二是支出刚性,现金流压力陡增。政策从收支两端发力,一方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恢复收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

    财政减税降费加码,货币短期维持宽松。财政:税费减免超七千亿,广义财政力度更大。财政政策取向积极,主要从四个方面给以支持:首先,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各级财政累计下达资金超千亿元,特别是针对专项再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其次,出台多项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助企纾困,比如免征部分收入增值税、减免部分地方税种和延长亏损结转期限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给小规模纳税人减税,我们估计规模在千亿元左右。再次,广义财政减负力度更大,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减半征收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并可申请公积金缓缴,减负规模预计近6500 亿元。最后,财政加快资金拨付,追加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至授权上限。年初地方债集中发行将有力支撑项目开工。但疫情影响使得财政收入矛盾加大,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发行国债为积极财政加码来筹集资金。货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结构工具颇具亮点。货币政策短期保持阶段性宽松,同样包括四个部分:第一,2 月以来央行“降息”,有助于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第二,2 月初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超预期投放,明显提振了市场信心。第三,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这次也颇具亮点:一方面,通过给抗疫保供企业发放低成本的专项再贷款3000 亿元,有效保障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国常会确定利用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比如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 亿元用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等。第四,政策性金融持续发力,并预计将发挥更大作用。2 月25 日国常会确定政策性银行将增加3500 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人、物、资金三流畅通,放松限制降低成本。其它稳岗稳企政策也多有出台,确保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首先,为加快人员流动,推动复工复产,开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运输服务精准对接。其次,物流的畅通对于企业正常运行也很重要,近期各地货运物流限制逐步放开,并且全国免收公路通行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再次,其它政策对房租、用能成本等有多方位的减免,推动企业资金流改善。最后,多个省市明确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制度成本。

    强帮扶而非强刺激,期待经济、政策共振。展望未来,首先,根据近期工作会议的部署,后续的政策力度预计将会更大,但是,本轮政策调控重在“帮扶”而非“刺激”,企业收入主要还靠自身实现。其次,目前政策主要从供给侧展开,随着经济秩序恢复,需求端促进消费的更多具体措施有望落地。此外,在投资端,后续新增项目在投向上或将更多倾向卫生领域补短板,而非传统“铁公基”,强刺激概率不大。最后,若一季度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收官,二季度有望迎来经济和政策的“共振”。消费、投资等需求的报复性反弹配合政策效应将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