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4Q24回顾:AI驱动收入增长 投入加大

类别:行业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秋婷/白洋/魏萌 日期:2025-04-04

  行业近况

      4Q24,AI驱动中国互联网云收入增长持续加速,海外云厂商收入继续维持高增,但环比有所降低,主要系上游供给影响。今年1 月DeepSeek出圈引起全球市场关注,凭借其“开源生态”战略促进模型平权,也掀起一场颠覆全球大模型竞争格局的变革。国内互联网大厂从原来相对踌躇的状态,纷纷宣布加大AI投入计划,从云的业务上率先享受行业红利,也在AI应用上展开新一轮的流量获取和用户认知构建。

      评论

      4Q24 互联网云收入增长加速,2025 加大资本开支投入彰显信心。4Q24 互联网云(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合计收入400 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环比有所提升,主要系AI大模型推动了云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在对未来AI发展的展望中,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看好DeepSeek出圈拉动AI需求的爆发,均表示要加大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至少3,800 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的基础设施;腾讯则计划将2025 年资本支出提升至占收入比例达到低两位数百分比。

      大模型厂商面临洗牌,开源路线受追捧。DeepSeek将技术红利向更广泛的开发者群体及行业场景开放,但也引发多维度连锁反应。1)原来采取闭源路线的百度、OpenAI先后宣布将开源新一代的大模型;2)行业从不断提升基座大模型的能力到深入挖掘大模型的推理潜力,大厂纷纷借鉴DeepSeek R1,在接入他们技术的同时研发自己的推理模型。当然过程中,无法跟进先进技术的大模型厂商就会掉队。

      云计算率先受益,但中国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是否会因此更好,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前中国云计算行业不仅市场规模远远落后于海外同类公司,利润率也存在较大差距。从外部原因看,客户付费能力弱、付费意愿差、一些客户出于安全等角度考虑,宁愿牺牲一部分效率,采用私有化部署,从内部原因看,行业同质化竞争,定价能力弱,缺乏业务杠杆等因素,都是导致行业此前商业模式较差的原因。虽然AI对云收入增长拉动明显,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GPU时代公有化和私有化部署的效率差别是否会和CPU时代拉开差距、租赁GPU是否仍然是单纯的租硬件、在租硬件的入门生意后是否需要采用云计算厂商的其他工具链、客户粘性是否会增强,才有望进一步验证,中国云计算行业是否会因为AI而变得更好。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个股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用户需求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