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300433):垂直整合助力稳健成长 新兴领域全面布局再启新篇
投资要点
事件: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97 亿元,同比增长28.27%,归母净利润36.24 亿元,同比增长19.94%,扣非归母净利润32.86 亿元,同比增长46.31%。
平台化布局助力成长,各业务板块齐向上
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69 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母净利润12.53 亿元,同比下滑8.67%,北美大客户新机的出货量略为逊色,不同程度影响了核心供应商的营收及利润表现,在已发布2024 年年报或者业绩预告的果链核心标的中,蓝思的整体经营表现相对较佳,符合预期,尤其是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为亮眼,2024Q4 同比增长46.96%。
回顾全年,凭借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以及平台化布局,公司各个业务板块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2024 年,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智能汽车与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其他智能终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7.54 亿/59.35 亿/34.88 亿/1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3%/18.73%/12.39%/754.23%。其中公司组装业务实现快速成长,在智能手机与电脑领域,公司整机组装能力获得更多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导入了新品类和新项目,其他智能终端方面,公司凭借整机开发、精密制造和自动化整机组装能力,在短时间内帮助客户实现产品从概念构想到大规模量产,因此,以组装为主的湘潭蓝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42%,当然,组装业务收入占比的不断提升,一定程度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2024 年毛利率15.89%,同比下滑0.74 pct.,但组装业务的成长,助力公司导入更多自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增强垂直整合能力,提高总体效益。
AI 智能终端时代来临,折叠屏方兴未艾,蓝思强化布局随着AI 大模型在端侧的加速应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正迎来新一轮的快速成长,据IDC 预测,2025 年生成式AI 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4.2 亿部,同比增长82.7%,AI 智能终端将对产品设计、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进行硬件空间结构优化、结构件材料和工艺升级,这会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此外,折叠屏市场正快速成长,2024 年多款折叠屏新品被推向市场,在厚度、重量、价格等方面实现了优化,更是向着三屏演进,据IDC 统计,2024 年中国折叠屏出货量约为917 万台,同比增长30.8%。不管是AI 智能终端中升级的外观结构件,亦或是折叠屏搭载的UTG,价值量的提升显而易见,但生产制备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供应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所需使用的“产能”明确增加。在玻璃、蓝宝石、陶瓷、精密金属加工方面,蓝思科技已实现全领域覆盖,具备大量核心专利,引领行业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升级。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上游相关的原辅材料、专用设备、系统集成等,进行成本、效率、良率的优化,近期更是已启动境外上市募资流程,以便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巩固优势,新兴终端产业化加速,平台化布局优势突显
当下,以具身智能机器人、AI 眼镜、智慧零售和TGV 玻璃基板为代表的新兴智能终端市场正迎来一轮产业化变革,尤其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产业化正不断加速,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等核心载体,其生产制备的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度大,需专业供应商协助整机厂商进行生产,通过高精度结构件的模块化生产,降低整机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模块化演进,蓝思科技正与智元等国内外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展开合作。优秀企业有望依托专业化生产经验与规模化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从零部件到整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充分受益新兴终端市场的爆发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0.01 亿、1210.01 亿和1395.02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3 亿、64.27 亿、74.23 亿,当下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25.50、20.05、17.36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受制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智能手机景气度回暖不及预期;2、公司关键客户外观与功能创新推进不及预期;3、金属结构件、整机组装业务客户拓展及订单获取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