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展望:变革之年
核心观点
2025 年理财的监管将沿着理财资金入市拓展边界。预计2025 年规模将增15%左右,达35 万亿;在低利率、资产价格回升周期中,资产配置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将下降而公募基金和权益类资产占比会显著回升,债券的占比会应时而变;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将止跌企稳,预计回升20—90bp,达3% -3.7%;产品结构中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将显著提高,占比回升。
“一揽子增量政策”对银行理财的影响。9 月24 日,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做出充分调整,首次将资产价格的变动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中,主要的政策工具是SFISF 和股东增持回购再贷款等。随后“一揽子增量政策” 陆续出台,整体宏观政策环境主基调转变为:低利率和资产价格回升。“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影响和传导,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银行证券基金行业,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而对银行理财的影响也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传导和落实,体现在负债端、资产端、产品端。对银行理财的短期影响主要是:市场风险加大;理财业绩比较基准面临下行压力;赎回的风险增加、理财规模面临萎缩风险;理财需多发行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理财资产端需提高权益类资产占比。对银行理财的中长期影响主要是:加快发展权益类业务;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提高理财投资收益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促进理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理财资金入市前瞻。“一揽子增量政策”直接同理财相关的是:
畅通入市渠道,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目前理财资金入市的主要堵点是:客户端:面签制度导致理财产品和客户偏好无法匹配;渠道端:只能在银行渠道代销;产品端: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少。理财资金入市的主要路径是:丰富产品类型:权益类产品逐步增加,包括:指数型权益类产品、增强型指数权益类产品、股票型产品、多资产混合类产品;购买公募基金;直接投资股票。
我们预测未来无论是负债端还是资产端的,理财资金入市规模大致在2-3 万亿。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前瞻。为了实现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小银行理财业务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2025 年属于理财行业变革之年,预计监管政策会出现较大的转变,包括对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政策,预计会适当的发放部分理财子牌照,优先会惠及理财规模较大的城农商行。2024 年 上半年,中小银行的理财余额为3.19 万亿,占比11%,合计211 家机构。预计未来如果新增20/15 家理财子牌照,这些转型为理财子的城农商行理财规模预计在2/1.5 万亿,自然需要压降的理财规模为1.2/1.7 万亿以上,需要转型机构数达到191/196 家。如果2025 年能够发放5 张左右理财子牌照,城农商行理财子的数量将显著增加。按照上文的测算,预计2025 年需要压降的理财规模在0.6/0.8 万亿左右,预计也将有近100 家机构需要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2024 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四个拐点。其一、2024 年2 月,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的拐点,2 月混合类产品占比最低点出现,随后开始回升;其二、2024 年3 月,居民风险偏好的拐点。3 月,居民风险偏好指数达到最低点,随后开始低位缓慢回升;其三、2024 年4 月,理财规模的拐点。4 月,理财规模开始从低点稳步提高。其四、2024 年2 季度,理财资产配置的拐点。2 季度开始,理财配置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开始下降,而公募基金的占比开始回升。
2024 年美元理财产品的拐点已现。其一、美元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在9 月触顶后开始回落;其二、业绩比较基准,从7 月触顶后开始回落;其三、风险指数8 月触底后回升。
2024 年前10 个月,样本理财子产品特征。其一、发行数量:显著回升,月均发行量稳步提高,混合类产品占比提高,市场集中度继续下降。其二、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降,10 月下降到2.73%,较去年末下降60 个bp,混合类降幅更大。其三、风险等级:3 月触底后,开始缓慢回升。其四、期限结构:基本结构稳定,1 年期以内的占比70%,1 年期以上的占比30%,但是T+0 产品占比在回升。
2025 年理财市场展望:变革之年。其一、监管政策将拓展边界。将沿着理财资金入市这条主线,理财行业监管的政策边界将逐步拓展,监管政策会有所放松。预计2025 年可能会取消客户购买PR4-PR5 的理财产品面签的监管要求,同时准许理财产品在互联网渠道代销,也可能会继续拓展到准许券商代销理财产品,另外保险资管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也可能会推进;同时促进理财子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也将渐次推出。其二、规模预测:基于监管政策、行业因素、居民偏好、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这四个因素,预计2025 年理财规模将同比增长15%左右,达到35 万亿左右。其三、资产配置结构的转变:预计2025 年,在低利率、资产价格回升的周期中,理财资产配置中,流动性极高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而公募基金和权益类资产占比会显著回升;如果债市表现好,债券占比也会提高,而反之债市震荡下行,债券的占比会下降。其四、业绩比较基准:止跌企稳。随着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将止跌企稳,预计回升幅度在20 个bp—90 个bp 之间,达到3%-3.7%。
其五:产品结构:2025 年理财行业监管政策将加快推进理财资金入市,预计理财产品结构将呈现显著的变化,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数量都将显著提高,占比回升。假如2025 年理财规模增加5 万亿,其中固收类产品增加3 万亿/2 万亿、混合类产品增加1 万亿/ 1.8 万亿,权益类产品增加0.6 万亿/ 1.3 万亿。从理财余额的角度看,35 万亿的规模中,固收类产品/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占比分别为92%/6%/ 2%;或者88%/8%/ 4%。
产品结构将持续优化,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显著回升增幅在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