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点评报告: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
事件:今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 年至2035年。《纲要》提出,到2025 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并存。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用水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水质污染、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此外,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易受流域性洪水、强台风等冲击,中西部地区易受强降雨、山洪灾害等威胁,400 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大多干旱缺水、生态脆弱。
推进水网互联互通,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水域生态环境。1)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总体布局。结合我国湖泊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的衔接,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2)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形成战略性输水通道,优化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调配能力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3)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保持河道畅通和河势稳定,全面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加快推进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重要蓄滞洪区建设,确保正常分蓄洪功能。4)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河道河湖清淤整治清障、生态整治修复、水系连通,改善河湖水循环和水动力条件,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5)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水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融合发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纲要》明确加快布局和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网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预计促进水污染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需求持续释放。建议关注拥有多年供水运营和污水处理经验,盈利能力稳定增长,高分红低估值的洪城环境;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水务+固废”双驱动的兴蓉环境;积极布局智慧水务的威派格;专注于污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膜技术行业领先的金科环境、碧水源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执行及督查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