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饰行业:人民币汇率贬值利好纺织制造板块
人民币贬值利好纺织制造板块。本周人民币连续贬值,根据wind 统计,4 月18 日至22 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3698 升至6.5016,人民币贬值幅度2.07%。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利好纺织制造板块。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提升板块内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拿到更多订单,带动出口的增长,特别是在当下伴随东南亚疫情转好订单回流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缓纺织制造板块在疫情前由于国内劳动力、环境等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订单外流,出口金额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态势。
国外销售收入占比高,同时拥有较多美元等资产的公司有望显著受益。我们根据2020 年年报数据,行业内公司中,国外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超过40%的公司主要有:华利集团(占比99.72%),健盛集团(占比85.69%),华升股份(占比82.22%)、康隆达(占比79.44%)、浙江自然(占比77.78%)、华纺股份(占比77.53%)、棒杰股份(占比72.24%)、嘉麟杰(占比72.00%)、上海三毛(占比71.19%)、孚日股份(占比62.33%)、诺邦股份(占比61.50%)、聚杰微纤(占比59.66%)、百隆东方(占比57.93%)、凤竹纺织(占比56.42%)、开润股份(占比53.63%)、鲁泰A(占比49.23%)、稳健医疗(占比47.69%)、嘉欣丝绸(占比47.39%)、中银绒业(占比41.11%)、盛泰集团(占比40.57%)。这些公司预计外币收入在结算成人民币时会实现增长。
当然考虑到部分公司的采购并不完全在国内,有些可能需要采购一部分进口棉花或者进口棉纱,因此正面的影响会有一些抵消。另外还需要注意个别公司可能有美元等外币负债,或者远期结汇,人民币贬值有可能产生汇兑损失,进一步抵消正面的影响,由于这些很少具体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因此我们只能通过2020年的财务费用明细中的汇兑损益,倒推上市公司是否拥有较多的美元等外币负债,因为2020 年美元贬值,所以有较多汇兑收益的公司预计拥有较多的美元等外币负债。其中2020 年汇兑收益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超过2%的公司有:江苏阳光(占比-40.77%)、三房巷(占比-10.53%)、富春织染(占比-2.25%),预计以上公司存在较大的美元等外币负债,将对人民币贬值所导致的对归母净利润正面影响产生一定抵消。国外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超过40%的公司中没有公司存在较大的美元等外币负债,相反其中汇兑损失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超过10%的公司有:华纺股份(216.22%)、鲁泰A(占比61.57%)、嘉麟杰(占比51.92%)、凤竹纺织(占比42.90%)、聚杰微纤(占比27.71%)、孚日股份(24.97%)、棒杰股份(13.69%)、嘉欣丝绸(占比13.63%)、华升股份(占比13.57%)、康隆达(占比13.35%)、开润股份(占比10.47%),这些公司预计存在较多的美元等外币资产,有望进一步增加对归母净利润的正面影响。
投资建议。剔除估值过高(PE,MRQ,大于50 倍),市场关注度低(近180 天无机构进行盈利预测)的公司,建议关注:华利集团、健盛集团、浙江自然、诺邦股份、百隆东方、开润股份、鲁泰A、稳健医疗、盛泰集团。
风险提示。人民币汇率升值,疫情反复,削弱纺织制造板块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影响接单、生产、物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