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研究系列之三:股指期货基差收敛研究与对冲优化策略
基差收敛因素的研究。排除分红影响后,我们发现基差收敛速度还受到当前合约年化基差、指数未来收益率以及当前全部合约基差期限结构的影响。
当前合约的年化基差:当前合约的年化基差越约小,即贴水程度越大,其基差收敛越快。同理,基差贴水程度越小,其收敛越慢。
指数的收益率。指数未来上涨时,股指期货基差收敛加快,但同等条件下近月合约收敛更慢,对冲成本更低;指数未来下跌时,股指期货基差收敛变慢,同等条件下远月合约收敛更慢,对冲成本更低。
近远月合约基差的期限结构。前合约的年化基差相对下季月合约年化基差越小,即该合约贴水幅度更高,其基差收敛速度越快;当前合约年化基差相对下季月合约越大,即该合约贴水幅度更小,其基差收敛速度越慢。
对冲策略的优化。我们对股指期货的基差收敛速度进行归因分析,并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做出线性回归,量化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股指期货合约的基差收敛速度,并据此做出期现对冲策略。
连续对冲策略:连续持有季月/当月合约,直至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在当日以收盘价进行平仓,并同时以当日收盘价继续卖空下一季月/当月合约。回测发现,季月合约表现优于当月合约,可以达到年化2.55%的对冲成本。
最低贴水策略:每次展仓选择当前可选的年化基差贴水最低的合约进行对冲,可以实现降低其基差的收敛速度,以达到降低策略对冲成本的优化效果。回测结果显示,最低贴水策略明显提示了对冲策略的收益率,在每个合约最低持有8 天的情况下,其年化对冲成本降低到1.77%。
多变量回归策略:该策略考虑了全部影响因素,在每次展仓前根据多变量回归公式计算当前全部合约的基差收敛速度,选择基差收敛最慢的合约进行展仓。回测结果显示该策略在最低持有6~9 天的情况下比最低贴水策略提升了超过三成的年化收益,在最低持有8 天的情况下,其年化对冲成本进一步降低至1.23%。
风险因素:以上结果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模型可能面临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