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3 月20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 亿元(+48.3%),毛利5.60 亿元(+45.4%),毛利率71.6%(-1.9%);未经调整盈利1.00 亿元,经调整盈利1.24 亿元,公司首年实现盈利。
点评:
神经+外周双轮驱动,首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1-2024 年期间,公司神经+外周产品高速增长,实现整体收入CAGR64%。报告期内,公司神经介入产品实现收入5.29 亿元(+38.4%),外周介入产品实现收入2.52 亿元(+74.5%),外周介入占比提升至32.3%。
同时,随着运营效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公司实现销售及分销开支费用率22%(-9pct)、研发开支费用率30%(-20pct)、行政开支费用率12%(-10pct),其中研发开支和行政开支绝对金额与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未经调整盈利1.00 亿元,经调整盈利1.24 亿元,公司首年实现盈利。
产品网络实现广覆盖,公司集采表现亮眼
报告期内,公司覆盖超过3000+家医院,临床使用产品80+万个,实现海外20 款产品在24 个国家地区商业化,实现海外收入0.23 亿元(+58.0%)。公司集采表现亮眼,渗透率提升显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市场总计推出47 款产品,2024 年经历10 次集采,累计36 款产品中选。在“3+N”联盟集采中,公司的颅内支持导管A 组最高排名中标,数月后销量实现平均2.5 倍增长;在外周血管支架国家集采,公司静脉支架入围A 组,直接获准所有医院入院资格;公司DCB 在河北/三明集采执行后植入量快速增加3.5 倍。由于血管介入集采的中选规则趋于温和,我们判断公司能够有效实现以价换量,预计25-27 年整体毛利率下降至65-70%的合理区间。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5/26/27 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0.59/13.90/17.48 亿元(25/26 年前预测值为10.70/14.02 亿元),同比增长35%/31%/26%;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55/2.40/3.50 亿元(25/26 年前预测值为1.85/2.85 亿元),同比增长55%/55%/46%;对应EPS 为0.47/0.73/1.06 元;对应PE 倍数为33/21/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