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A 大尺寸显示业务国内海外均量价齐升,光伏业务翻倍增长表现亮眼。
1)显示业务:24A 实现收入694.4 亿港元,同比+22.8%。
a)大尺寸显示:国内海外均量价齐升,市占率持续提升,大屏及中高端表现亮眼。
收入方面,24A 实现收入601.1 亿港元(yoy+23.6%),其中国内/海外分别为190.5/410.6 亿港元,同比分别为+18.9/+25.9%,国内外均实现快速增长,24A 销售额市占率为12.4%(yoy+1.7pts),位列全球前三。
出货量方面,24A 为2900 万台(yoy+14.8%),全球市占率为13.9%(yoy+1.4pts),持续提升,位列全球前二,其中国内/海外出货量同比分别为+5.8/+17.6%,由此可见国内外均为量价齐升,国内出货量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把握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机遇、通过TCL 品牌进行产品结构向上突破、雷鸟品牌进行年轻化市场下沉等,雷鸟品牌出货量同比+38.5%;海外市场中北美/新兴市场/欧洲/同比分别为+6.4/+12.7/+33.8%,欧洲高增主要受益于欧洲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加大营销及渠道拓展。
大屏化及高端化方面,24A75 吋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39.8%,其中国内/海外同比分别为+23.1/+79.7%,在公司出货量中占比为13.2%(yoy+2.4pts),全球出货平均尺寸为52.4 吋(yoy+1.3 吋),量子点和Mini LED 产品全球出货量同比分别为+69.5%和+194.5%,其中Mini LED 产品国内/海外同比分别为+264.7/+135.5%,国内海外产品结构均进一步优化,国内主要得益于高端战略和国补刺激。
b)中小尺寸显示:24A 实现收入84.6 亿港元(yoy+19.9%),收入由下滑转为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坚持产品驱动、聚焦突破。
c)智慧商显:24A 实现收入8.7 亿港元(yoy+2.1%),公司聚焦IFPD 市场,提供包括智慧教育、智慧会议及智慧商业在内的多场景产品解决方案实现稳健增长。
2)互联网业务:24A 实现收入26.3 亿港元(同比-4.9%),其中国内/海外分别为18.1/8.2 亿港元,国内/海外同比分别为-12.3/+16.8%,海外保持快速增长,国内下滑主要受行业政策影响。
3)创新业务:24A 实现收入270.1 亿港元(同比+44.9%),其中光伏业务/全品类营销/智能链接及智能家居分别为128.7/124.5/16.9 亿港元,同比分别为+104.4/+19.6/-12.6%,光伏业务增长亮眼,全品类营销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强化全球品牌及渠道协同优势。
24 年受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下降影响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规模效应及提质增效驱动费用率优化,整体盈利能力提升。1)毛利率:24 年为15.7%(-1.6pts),主要受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下降、毛利率较低的光伏业务占比提升等影响,显示业务/互联网业务/创新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4/56.2/12.4%,同比分别-1.4/+1.3/-1.4pts,其中大尺寸国内/大尺寸海外/中小尺寸/光伏业务/全品类营销分别为19.8/13.5/15.4/9.6/13.9%,同比分别为-1.6/持平/-6.3/持平/-1.4pts,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受国内品牌结构及海外区域结构变化、面板成本上涨等影响;2)费用端: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56/4.17/2.35/0.79%,同比分别-1.08/-0.91/-0.60/-0.33pts,费用率优化主要由于规模效应及提质增效。3)经调整归母净利率:2024 年为1.62%(+0.60pts)。
投资建议:公司为全球TV 行业龙头,智屏出货量全球市占率和ASP 持续提升且Mini LED 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光伏业务持续高增,全品类营销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互联网业务盈利贡献显著,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我们预计,2025-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3/24.17 亿港元,对应EPS 分别为0.82/0.96 港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0.78/9.2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需求下滑、面板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技术迭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