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公司营业额为1052.84 亿港元,同比增长1.89%;归母净利润为143.88 亿港元,同比增长30.77%。其中,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92.28 亿港元,同比下降5.1 %,火电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46.39 亿港元,同比增长28.5%。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97 港元,同比增加0.68 港元。2024 年末公司每股派息0.6 9 1港元,全年派息1.19 港元/股,派息率为40%。公司202 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和核心业务利润贡献增长。2024 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5.8 亿港元,主要为热电项目、技术改造等原因计提减值,同比减少21.7 亿港元,降幅达78.9%。公司核心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燃煤成本改善带动火电盈利提升。整体来看,公司2025 火电盈利有望维持,新能源维持较高增速,分红派息维持相对稳定。
事件
华润电力公布2024 年业绩
2024 年,公司营业额为1052.84 亿港元,同比增长1.89%;归母净利润为143.88 亿港元,同比增长30.77%。其中,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92.28 亿港元,同比下降5.1 %,火电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46.39 亿港元,同比增长28.5%。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97 港元,同比增加0.68 港元。2024 年末公司每股派息0.6 9 1港元,叠加年中派息后,全年派息1 .19 港元/股,派息率约为4 0 %。
简评
燃煤成本同比改善,火电利润显著提升
2024 年,公司营业额为1052.84 亿港元,同比增长1.89%;以人民币计算,公司营业收入为961.03 亿元,同比增长3.4 %。公司营业收入变化主要系售电量同比增长7 .4%,叠加燃煤和风电上网电价同比下降2.7%和5.3%的影响。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43 .8 8亿港元,同比增长30.77%;其中核心业务归母净利润为138 .6 7 亿港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92.28 亿港元,同比下降5.1%,火电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46 .3 9 亿港元,同比增长28.5%。公司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和核心业务利润贡献增长。2024 年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5.79 亿港元,主要为热电项目、技术改造等原因计提减值同比减少21.7 亿港元,降幅达78.9%。公司核心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燃煤成本改善带动火电盈利提升。公司可再生能源利润贡献下降主要系风光利用小时数减少叠加上网电价下降的影响。公司决定2024 年末每股派息0.691 港元,叠加年中派息0.4 5 5 港元,2024 合计派息1.19 港元,派息率约为40%,不考虑去年特殊派息情况下,派息比例持平去年水平。20 2 4 年,公司财务费用为41.19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主要系平均借贷利率同比下降叠加人民币贬值和新投产机组的综合影响。
新能源装机规模维持高增,25 年装机目标装机1000 万千瓦截至2024 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8244 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为7243 万千瓦,其中火电权益装机容量为3825 万千瓦,占比52.8%;可再生能源能源(风电、光伏及水电)权益装机容量3419 万千瓦,占比47.2 %,较2023 年底上升6.5%。具体来看,公司风电、光伏在运权益装机容量分别为2431 和943 万千瓦,在建权益装机分别为986 和886 万千瓦。2024 年,公司风电和光伏分别新增365 和414 万千瓦,获得建设指标765 和5 9 3 万千瓦。2025 年,公司计划新增风光装机容量1000 万千瓦,预计资本开支总额为568 亿港元,其中42 0 亿用于新能源装机建设,95 亿用于火电机组建设。此外,公司2025 年预计新投产火电机组9 台,合计装机容量6 0 9 万千瓦。
售电量规模同比增长,机组利用小时优于全国平均2024 年,公司附属电厂售电量为207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火电厂、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售电量分别增长4.0%、10.5%和141.5%。2024 年,公司风电利用小时为2331 小时,同比下降120 小时,超出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水平204 小时。光伏平均利用小时为1415 小时,同比下降65 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燃煤电厂平均利用小时为4625 小时,同比下降57 小时,超出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225 小时,公司市场交易电量占比85%,平均单价较标杆上网电价上涨9.8 %。
火电25 盈利有望维持,维持“买入”评级
火电方面,目前动力煤市场供需相对宽松,燃煤价格有望维持下行趋势,火电盈利有望维持;新能源方面,短期来看,受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和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的影响,新能源上网电价或将承压;中长期来看, 差价结算机制为新能源提供稳定性盈利预期,绿证消费增长带动环境价值兑现。整体来看,公司火电盈利有望维持,新能源维持较高增速,分红派息相对稳定。我们预计2025 年至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5.67 亿、165 .7 9亿和174.37 亿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燃煤成本波动的风险:如果国内燃煤市场价格大幅上升,公司燃煤成本走高,公司2024 年火电业务仍有盈利下降或者转为亏损的风险。
电价政策风险:公司处于电力行业,上网电价的变化受政策调整的影响。如果电价政策或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发生重大改变,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下降,公司业绩可能会有所下降。
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新能源装机进度受到政策环境、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新增新能源装机进度或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