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服务:虚拟电厂政策出台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类别:行业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宗建树/宋浪 日期:2025-04-14

  事件描述

      2025 年4 月11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到2027 年实现虚拟电厂调节能力2000 万千瓦以上,到2030 年调节能力5000 万千瓦以上。

      事件评论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虚拟电厂再获政策支持。2024 年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及要求结合电力保供、新能源发展等需求,利用当地源荷储资源,建设一批虚拟电厂。本次发布政策是行动方案的配套文件,旨在加速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包括:1)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2)加快建设虚拟电厂主体,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3)积极拓宽虚拟电厂盈利渠道,明确虚拟电厂可适时按要求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4)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规范、提升虚拟电厂管理水平等。

      响应需求侧灵活调控,虚拟电厂新模式发展正盛。虚拟电厂是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一种或多种可控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智慧能源系统。它既可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或控制可调负荷调峰,又可作为“负电厂”加大负荷消纳,配合填谷,能够实现配电网侧新能源的聚合管理、就地消纳、灵活运行,有效助力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近年来各地区探索实践逐步铺开,如山西、广东发布虚拟电厂参与市场交易的细则,明确收益模式包括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政策性需求响应三种;此外发电集团、电网企业、民营企业等主体开展虚拟电厂项目建设的案例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虚拟电厂最大调节能力已达到千万千瓦级别。

      政策驱动下虚拟电厂逐步从试点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依据外围条件的不同,可以把虚拟电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邀约型虚拟电厂、市场型虚拟电厂和自由调度型虚拟电厂。过往由于我国储能和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力交易市场尚未发展成熟,虚拟电厂主要处于邀约型阶段,在邀约阶段主要通过政府机构或电力调度机构发出邀约信号,由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组织资源进行削峰、填谷等需求响应并获得补贴分成实现盈利。展望未来,一方面,2024 年以来政策频出、各地加速建设虚拟电厂。另一方面,电力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价值机制日趋完善,随着电力交易市场化提速,未来模式或逐步向市场型虚拟电厂进阶。

      投资建议:注细分环节龙头和具备先发优势厂商。当前时点,虚拟电厂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仍处于早期到成长期的过渡阶段,受益于系统升级及能源相关技术发展;未来,随着储能、分布式能源等逐渐成熟、电力市场逐渐铺开后,虚拟电厂模式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或迎来高速发展,建议关注具备先发优势的厂商。

      风险提示

      1、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2、电网投资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