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业双周报:家电业绩基本面稳健 回购潮展产业信心
行情回顾
1)双周行情:近2 周(2025.03.31-2025.04.11)上证综指下跌3.37%,深证成指下跌7.29%, 创业板指下跌9.48%; 智能家居指数(399996.SZ)下跌9.79%,跑输上证综指6.41pct,跑输深证成指2.50pct,跑输创业板指0.30pct。
2)细分板块:近2 周,智能家居指数中,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软件、智能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板块涨跌幅分别为-7.79%、-5.35%、-7.20%、-6.73%;年初至今,智能家居指数中四个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1.91%、-0.83%、-12.07%、-4.67%。
行业政策跟踪
美东时间4 月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布声明。声明指出,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同时,拟对存在显著贸易逆差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4 月7 日及9 日,针对中国的反制措施,特朗普两度宣布对华进一步加征关税。至此,2025 年美国对中国已加征145%的关税。
北京时间4 月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其中,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4 月9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将对自美进口产品的加征关税由34%提高至84%。随后在4 月11 日,进一步上调至125%。
上市公司跟踪
上市公司业绩:28 家已公布24 年业绩公司,总收入+9.49%,归母净利+10.74%。截至4 月12 日,103 家家用电器上市公司已有28 家公布2024 年业绩,其中23 家收入实现增长,13 家利润实现增长。已经公布的28 家公司,总营业收入10,141.33 亿元,同比+9.49%,归母净利747.86 亿元,同比+10.74%。
家电企业开启回购潮,美的最高拟回购30 亿元。2025 年4 月4-11 日间,9 家家电上市公司公布拟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达45 亿元;其中美的集团拟最高回购30 亿元,持续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面对资本市场波动,家电巨头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表现出对国家经济与应对政策的信心,和对产业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乐观态度。
行业新闻跟踪
1)1-2 月家用电器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增幅达到10.3%。2)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年初至4 月8 日零时,消费者购买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0.9 万台,带动销售1247.4 亿元。3)电子行业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助力银发生活。4)华为鸿蒙智家亮相2025 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会,助推家庭智能化产业升级。
投资建议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背景下,家电领先企业凭借十余年来全球化布局的积累展现出较强韧性。以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海外生产基地的本地化产能有效对冲关税压力。与此同时,面对资本市场波动,家电巨头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美的集团宣布最高30 亿元的回购计划;海尔智家同步启动最高20 亿元回购,并获董事及高管增持超2000 万元。“供应链韧性+资本护盘”的双重策略,既体现了企业对长期价值的信心,也为行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从内需看,消费升级与适老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叠加技术端的创新突破与政策端的强力扶持,三重驱动力形成共振效应,驱动智能家居行业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政策层面来看,2025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将家电补贴品类从8 类扩至12 类,并从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共发力,刺激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2024 年中央的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补贴覆盖的8 大类家电产品实现销售量6200 多万台,直接拉动消费近2700 亿元。2025 年政策加码后,截至4 月8 日零时,已拉动销售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0.9 万台,带动销售1247.4 亿元。技术层面来看,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不断演进,持续拓宽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边界与交互深度,为智能家居行业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底座,有望催生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需求层面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与科技普及,人民对智能家居的追求已从“单品智能” 转向“全屋智慧化”,叠加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居家养老需求激增,推动智能家居行业持续升级迭代。综上,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望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