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指数基金专题研究报告(上):科创指数或占优 关注港股科技主题
2024 年9 月24 日以来,科技上涨行情的背后是AI 产业趋势的变革。回溯历史上典型的产业周期带来的行情,当前演绎的时间或空间都尚未到达极致,预计科技仍有向上空间,或成为全年主线行情。我们对科创宽基指数、科技主题指数的编制规则、行业分布、前十大成分股等进行分析,建议关注科创成长、科创100、科创200、恒生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等指数,并通过指数基金把握投资机会。
【报告亮点】
梳理科技类指数,分为宽基、主题、行业3 种类型,从编制规则、行业配置、前十大成分股、历史业绩、业绩相关性、估值和盈利等进行全视角详解。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指数,筛选更契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指数,并优选挂钩指数的基金产品。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一、人工智能产业周期视角下,科技风格有望占优本轮科技上涨行情的背后是AI 产业趋势的变革。回溯历史上典型的产业周期带来的行情,当前演绎的时间或空间都尚未到达极致,预计科技仍有向上空间,或成为全年主线行情。
主要逻辑二、指数选股方法、行业分布、成分股、估值和盈利预期等会影响其投资价值1、 科创板指数的第一大行业均为电子,主要聚焦在半导体;创业板指、创业板50 的第一大行业均为电力设备,主要聚焦在电池。从产业趋势来看,科创板指数或继续占优。结合万得一致预测净利润2 年复合增长率,建议关注科创成长、科创100、科创200。
2、 科技主题指数上,1)科技100、新兴科技100、中证港股通科技行业涵盖新兴科技领域;2)对研发、成长、盈利等指标要求不同,除全指信息、新兴科技100 这2 个指数外均关注研发投入,国证港股通科技要求最高,其次为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和港股科技;3)行业分布上,A 股指数主要在电子和计算机,细分看是半导体、消费电子、软件开发、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等,更偏向硬科技;港股指数主要在资讯科技业和非必需性消费,细分看是消费电子、互联网电商、社交、本地生活服务等,更偏向应用端;4)从成分股来看,互联网应用端个股主要在港股;5)港股科技指数历史业绩更优,目前估值较低。建议重点关注港股科技主题指数,除恒生科技外,可关注中证港股通科技。
主要逻辑三、优选策略清晰、费率较低、成交活跃、跟踪误差较小的指数基金被动型基金相对增强型基金胜率更高,关注交易便捷的ETF。如易方达科创成长ETF、景顺长城/富通/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
风险提示:数据或有遗漏、滞后;分析结论基于历史数据,未来或有变化;市场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