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周报:3月新能源车销量重回百万 需求逐步修复

类别:行业 机构:五矿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斯恺/张鹏/蔡紫豪/顾思捷/张娜威 日期:2025-04-02

  新能源产业趋势点评(2025年2月28日-3月29日)能源金属

      锂:多数锂盐厂积极开工,供需矛盾持续。随着锂盐厂陆续开工,3月锂盐产量环比增加24.47%,需求方面下游开工小幅上行,但仍难以平衡供给增量,因此3月碳酸锂价格较2月下降超过2%,库存压力较大。市场过剩背景下,锂盐价格或继续承压下行。

      钴:市场需求平淡,行情上涨幅度有限。本月国内钴产品价格上涨,但实际需求平淡,钴盐库存压力仍存,市场流通现货稀少,厂商鲜有报价出现,业者情绪仍多观望等待,预计行情小幅上探。

      镍:镍市场价格震荡,仍呈现供强需弱状况。3月镍价格呈现上涨后的震荡下行走势,3月中下旬市场活跃度随镍价格下行而好转,出货增加。但整体市场仍为宽供给弱需求,预计镍市场价格或震荡偏弱运行。

      电池及材料

      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90.0GWh,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140.7%。近期欧洲电池企业Northvolt的破产意味着欧洲电动供应链本土化“实质性失败”,表明产业底部供给侧持续出清。从需求侧看,在以旧换新等新能源车政策带动下,2025年锂电材料行业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新能源汽车

      3月新能源车销量将重回百万辆以上。2025年以旧换新资金3000亿元,较2024年翻番,我们测算认为存在资金缺口,预计Q4将提前下达明年财政以保障全年消费需求,可积极看待全年汽车消费。3月是Q1最后一个月,汽车需求将迎来修复,预计3月新能源车销量将重回百万辆以上。

      新能源产业趋势点评(2025年3月1日-2025年3月28日)

      光伏/风电/核电

      光伏:4月排产继续环比增长,迎来年内排产高峰,缅甸地震对云南硅片带来供给端扰动,整体影响有限,或带来价格小幅上行。

      新技术方面,天合光能两端子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功率优势明显,或提升两端叠产品产业化速度;晶硅电池铜代银产品初步验证结果出现,TOPCON电池银包铜方案验证良好,开启铜代银趋势。

      风电:风电景气度回升,2024年风电招标达到164GW,同比增长90%,陆风招标152.8GW,同比97%,海风招标11.3GW,同比27%,产业链锻铸件价格开始上升。海风项目中长期成长可期,25年并网或达到12GW以上,部分塔筒、海缆项目交付加速,深海科技涉及深海资源开发,海风保障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属性强。

      核电: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并积极推进招标;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神光三号在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创造了我国聚变研究多项新纪录;星火一号混合堆计划2025年完成技术验证。核聚变实验堆进程加速,资本积极性高,目前核聚变技术路线多样,依然需要较长时间走向技术收敛。

      储能/电网

      储能:两会多项提案探讨储能市场机制建设,继续看好国内装机需求。3月4-5日全国两会上,曾毓群、高纪凡、钱海军等企业代表对储能市场机制、建立容量补偿机制、推动成本疏导机制等方面建言献策,有望加快储能市场及调度机制的建设,提升储能电站经济性。

      电网:特高压建设仍是电网主要任务,多条线路有望推进。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新能源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结合两会各地方政府规划,25年陕豫直流等多条特高压有望开工。

      电力(新能源/传统能源)

      电力:五部门明确绿证强制消费要求,绿电环境溢价有望逐步体现。3月17日,发改委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绿证强制消费要求,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是重点对象。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对各国能源转型速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需求;2、地缘因素及逆全球化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变动可能对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带来冲击;3、政策变化风险:新能源产业政策可能根据新能源细分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调整;4、新能源消纳风险: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占比不断提升,如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不足,可能导致风光装机增速有所波动;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可能对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水平带来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