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与指数产品周观察
ETF与指数产品 关注热点
科创板综合指数相关基金产品批量获批常态化,14 只产品正式获准发行。
2025 年3 月27 日,11 只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和3只场外指数基金批文正式下发,该批产品均于2月28 日集中申报。其中,博道基金、泰康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国联基金、华商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安信基金、国君资管、国投瑞银等11 家机构布局增强型产品,永赢基金、中欧基金和长城基金则申报了场外指数基金。随着4 月临近,业内预计这批科创综指基金将与多只自由现金流ETF 在发行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博时北证50 成份指数基金单日限购金额收紧至1万元。根据3月24 日生效的公告,博时北证50 成份指数基金申购限额从3月3 日设定的单日10 万元进一步下调至单日1 万元。此次调整为该基金年内第二次收紧申购,折射出北证50 指数产品持续升温的市场热度。
市场回顾
上周境内权益类资产宽基类指数有涨有跌。上证50、沪深300 分别上涨0.16%、0.01%;科创50、创业板指、中证500 分别下跌1.29%、1.12%、0.94%。主要债券类资产指数全数上涨。中债-长期债券净价(总值)指数、中债-国债总净价(总值)指数、中债-总财富(3-5 年)指数、中债-中短期债券净价(总值)指数分别上涨0.74%、0.3%、0.14%、0.12%。境外权益类资产指数全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恒生科技、德国DAX、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标普500、日经225 指数、恒生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2.59%、2.36%、1.88%、1.55%、1.53%、1.48%、1.11%、0.96%。商品类资产指数全数上涨。COMEX 白银、COMEX 黄金、ICE 布油、NYMEXWTI 原油分别上涨3.98%、3.2%、1.3%、1.11%。
估值情况
上周各主要权益类宽基指数估值分位数全数下跌。中证800、万得全A、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估值分别下跌3.66%、3.66%、2.22%、2.1%、1.15%、0.88%、0.5%。
ETF 规模变动与成交情况
上周非货币ETF 规模增加48.08 亿元,净流入201.67 亿元。分类型来看,债券型ETF 规模增加86.16 亿元,净流入82.17 亿元;商品型ETF 规模增加49.5 亿元,净流入30.64 亿元;跨境非港股ETF 规模增加35.52 亿元,净流入39.08 亿元;跨境港股ETF 规模减少12.18 亿元,净流入25.79 亿元;股票型ETF 规模减少110.92 亿元,净流入23.99 亿元。具体到权益类宽基ETF,中证A500 主题板块ETF 规模增加最多,为13.73 亿元,中证1000主题板块ETF 规模减小最多,为35.52 亿元。中证A500 主题板块ETF 资金净流入最多,为21.67 亿元,沪深300 主题板块ETF 资金净流出最多,为33.91 亿元。
ETF 业绩表现
上周跨境非港股ETF 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 表现最好(+16.42%),跨境港股ETF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表现最好(+5.87%),股票型ETF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 表现最好(+6.23%),商品型ETF工银黄金ETF 表现最好(2.58%),债券型ETF 鹏扬中债-30 年期国债ETF 表现最好(0.47%)。
ETF 发行与上市情况
上周共有6 只ETF 上市交易。
上周新成立18 只ETF,多数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风险提示: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文中部分数据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存在第三方数据提供不准确风险;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产品的表现受宏观环境、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投资者需充分认知自身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