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专题研究:消费电子进入AI时代 苹果手机引领产业链创新
【投资要点】
消费电子开启创新周期,AI 手机快速普及。随着大模型的持续突破和端侧计算成本的下降,2024 年手机终端在功能上从能用到好用的创新不断加速。主流AI 手机都已通过搭载端侧模型实现基础AI 功能,基本做到单模态、单数据的功能级AI 体验。智能语音助手/摘要生成/实时翻译功能等实用功能实现普及。此外AutoGLM 模型开创视觉读取用户手机UI 界面,学习用户操作系统的新路径,进一步加快手机AI化速度。根据Counterpoint 咨询,2023 年全球AI 手机渗透率为4%,预计2024 年达到8%,到2027 年有望达到40%。
打造端测+云端模型组合,苹果Siri 引领AIOS 体验。苹果作为行业领头羊,清晰定义Apple Intelligence 往后需要做到AIOS 层面智能,能够有效简化用户使用流程,多场景下Agent 可以做主完成操作。围绕该目标打造自研FerretUI/OpenELM 模型+云端ChatGPT/Gemini/通义千问组合,预计2025 年iOS 系统将推出系统级Agent“LLM Siri”。
交互界面将重新设计,交流上会更加顺畅,同时可实现底层调用第三方app,实现Siri 自动完成复杂操作。
AI 带动果链未来三年进入创新周期,建议关注产业链受益的相关标的:我们认为AI 将带动苹果换机潮,主要原因是Apple Intelligence仅支持iPhone15Pro/ProMax 及以上机型(运存需8GB 以上)。此外,AI 功能将带来功耗、散热、光学和设计结构上的改变,供应链也将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PCB:主板/FPC/RCC 材料:主板:AI 手机算力不断增长下,对主板传输速率和散热性能上要求提高。同时因为电池和其他模组变大挤占主板面积,厂商需要在更小面积内实现密集布线或者贴装更多的元器件,因此对主板布线密度和减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FPC:AI 会带动FPC 在线宽线距设计上持续升级。建议关注细分领域公司:鹏鼎控股、东山精密。
电池/散热系统:为了改善高性能计算带来的发热问题,预计苹果会在iPhone17 使用石墨烯+VC 均热板双系统,建议关注:领益智造。电池端,钢壳电池在耐用性和安全性具有优势,预计在iPhone17 上会成为标配。建议关注相关公司:珠海冠宇、欣旺达、德赛电池。
结构件/组装环节:预计下一代iPhone 背板和中框在材料和设计上都会有创新设计,结构件加工难度和价值量都将有提升。建议关注结构件加工、组装细分相关公司: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工业富联;金属小件细分公司:恒铭达。
光学系统:预计后摄系统会维持像素升级,镜头内部也将有新的创新。
建议关注:舜宇光学、瑞声科技、高伟电子、水晶光电、蓝特光学。
【风险提示】
国际局势等宏观因素影响需求复苏:全球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如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制裁,都可能对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可能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企业投资减少,从而抑制需求的复苏。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技术进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关键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或者未能实现预期的突破,可能会阻碍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
新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不及预期:新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接受度。如果新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或者市场推广不力,可能会导致销售不佳,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中美摩擦加剧带来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其供应链布局,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关税。这种产业链的重构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部分原材料价格可能的波动:经济复苏可能会导致对某些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价格。这种价格波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