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周报
中国宏观
高频:本周ICHI 综合景气指数显示中国经济稳步调整。本周综合景气指数处于收缩区间,但考虑到上周的强劲扩张,以及多个领域持续改善,本周的小幅回落或为短暂调整,随着动能逐步积累,扩张趋势有望延续。生产景气指数有所回落,显示在上周的强劲扩张后,生产活动有序整合。消费景气指数小幅回落,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居民消费整体稳定。投资景气指数进一步扩张,基建投资动能稳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出口景气指数总体稳定,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下外部需求保持韧性。总体而言,本周综合景气指数的短暂调整或是出于消费和生产动能的边际调整。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处于持续修复进程中,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内需进一步回升,整体动能仍有望延续。
2025 年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显示营收持续改善。尽管利润同比小幅下降0.3%,但降幅明显收窄,制造业利润增长4.8%,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实现由降转增,成为利润恢复的主要支撑。政策层面,“两新”政策持续显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多个行业利润快速增长。总体来看,工业企业效益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但仍面临外部环境复杂等挑战,需继续扩大内需,强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球宏观
3 月21 日周五,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美联储应保持美国国债当前的减持限额不变,原因是美国的银行准备金高于充裕水平。本次3 月的FOMC 会议上,美联储宣布放缓缩表节奏,从4 月开始下调美国国债到期不再进行再投资的每月上限,从250 亿美元降至50 亿美元,并维持抵押贷款证券的削减上限为350 亿美元不变。
3 月23 日周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警告称,尽管日本正在经历价格上涨,而且其他趋势似乎是积极的,但是日本尚未战胜通缩。加藤胜信认为需要谨慎判断日本是否已摆脱通缩,不仅要看消费者价格,还要全面考察基础价格和背景因素,目前加藤胜信的判断是日本尚未战胜通缩。"3 月27 日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3 月22 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4 万人,预估为22.5 万人,前值为22.3 万人。3 月15 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85.6 万人,稍高出预期值188.5 万人,前值为189.3 万人,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而华盛顿特区持续领取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021 年以来最高,或是反映特朗普政府DOGE 改革初步影响。
3 月27 日周四,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 年化增长率达到2.4%,高于此前公布的2.3%。这主要受益于净出口、政府支出和商业投资的提振。此外,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PCE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在第四季度被下调至 2.6%。另一个衡量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收入(GDI)在第四季度增长了4.5%,远高于第三季度的1.4%。这两个经济指标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5%,创一年来新高。
市场聚焦
3 月25 日周二,欧盟委员会公布了47 项战略项目清单,旨在提升欧盟对10 余种关键原材料的本土生产能力。这些材料涵盖锂、钴、镍矿资源及稀土,被视为能源转型和国防安全的核心资源。有媒体称欧盟此举意在减少在相关原材料方面对外部的依赖,并强化供应链韧性。与此同时,在全球对锂、钴、镍和关键稀土的争夺愈演愈烈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签署行政命令,推动美国国内关键矿产的生产,也让欧盟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
3 月26 日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 月2 日生效。此外,特朗普还威胁如果欧盟和加拿大联合对抗美国,将会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