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赛智联(600602):扣非利润表现突出 公司已成上海算力+大数据服务主力军

类别:公司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林/杨昊翊/杨蒙/魏宗 日期:2025-03-30

  投资要点:

      公司扣非利润大增40%,云计算大数据业务表现突出。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3 亿元,同比增长6.82%;归母净利润为2.02 亿元,同比增长4.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1 亿元,同比增长39.84%。2024 单Q4,公司实现营收16.11 亿元,同比增长3.40%;归母净利润4446 万元,同比增长20.53%;扣非净利润3274 万元,同比增长41.50%。

      分业务来看,2024 年,公司云计算大数据业务实现营收29.98 亿元,同比增长17.89%;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23.81 亿元,同比增长8.03%;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4.12 亿元,同比下降33.98%。

      松江大数据技术中心二期稳步推进,已成上海市算力重大项目。2024 年,公司积极布局智能算力业务,夯实“做优IDC”的基础底座。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是上海市为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而部署的政策导向型重大项目,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算力规模领先的智算中心,为上海夯实数字新基建、培育算力产业集群、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工程入选上海市发改委《2024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清单》,位列科技产业类计划新开工四项重大工程之一。松江大数据技术中心二期项目于2024 年1月正式开工,目前具备试运营条件。

      续强化主业结构优化整合,完成上海广电通信技术股权转让。公司继续强化主业结构优化整合,促进业务板块的整体发展。2024 年,公司完成了智能产品板块旗下上海广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同时积极推进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股权的置入工作,利用分析仪器置入上市公司平台的契机,对智能产品板块进行整合优化,集中资源、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与产业协同,加快培育成为优势板块。在解决方案板块中加快布局新赛道,促进解决方案业务做深做专。板块旗下企业仪电鑫森合资成立控股合资公司,布局扩展医疗健康领域、市场监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市场。

      公司已成上海大数据服务主力军,正向各区级大数据中心延伸服务。2024 年,公司再度中标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2024-2025 年度数据运营服务项目,这是公司连续第六年承接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运营服务。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专业大数据服务团队的主力军。公司在向各区级大数据中心延伸服务中,形成了一套“咨询-设计-建设-运营-咨询-改进设计”的全链路闭环大数据解决方案,基本达到了保障各重点项目运营以及技术持续更新升级的目标。2024 年,公司新签署了新一年度的几个区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运营项目,再度承接了市大数据中心派驻几个委办的2024 年数字化运维保障服务项目,新承接了市大数据中心派驻某局数字化运维保障服务项目。

      公司在AI 领域拥有突出行业地位,积极发展政务垂类模型。云赛智联是“上海算力网络协会理事长单位”、“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政务全栈应用组组长单位”。2024 年,云赛智联当选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常务副组长单位”,公司努力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模式,依托在各垂直行业的理解与认知,深挖客户需求,在招投标、汽车制造、金融、游戏、咨询等行业中实现了商用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的项目落地。2024 年,公司中标《中国商用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AI 智能运行环境项目》和《上海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机电工程招标垂类大模型项目》。在政务垂类模型领域,公司积极推进党纪助手、公文助手、智能小申、水务执法等应用场景的开发,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成功推出了“进博士”AI 数字服务管家应用场景。

      公司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算力业务布局持续推进。2025 年,云赛智联将始终坚持既定的战略目标,深化推进企业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结合2025 年的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公司的经营举措是:聚焦主业,深耕行业赛道,加快核心竞争力培育,强化业务管控,深化党建引领。2025 年,公司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围绕AI 发展主线,从智算中心IDC 建设、垂类模型应用几个层面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完成松江大数据中心二期智算中心的建设及配套运营,建成支撑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的优质智算中心;大力支持参股企业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助力其形成万卡规模的智能算力供应,打造自主智能算力产业生态;专注于以政务服务和大型国企为主的垂类模型应用场景打造,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

      IDC 业务聚焦绿色环保与智能运维,云服务业务关注出海和信创。2025 年,公司将继续秉承“做优IDC、做强云服务、做深大数据、发展AI 应用、打造解决方案”的战略实施路径,加快各个环节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全链服务和伴随式服务两项核心能力。在“做优IDC”方面,聚焦于打造能提供绿色环保和智能管理的智算机房产品。大力推进技术节能,完善风冷系统改造和优化气流组织,启动液冷节能改造,提高系统制冷效率,降低PUE;提升智能运维能力,打造一支运维专家团队、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运维体系、持续优化数字化运维工具,升级全流程业务管理系统。在“做强云服务”方面,着力支持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和信创产业布局。在公有云领域加强与微软、阿里、华为等云厂商的战略合作,为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布局提供支持;在信创业务领域加快打造信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能力;在私有云领域,不断完善政务云PaaS 和工具箱建设,为政企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私有云定制化解决方案。

      大数据业务维持市/区级优势,AI 应用业务积极参与政务/商业垂类大模型。2025 年,公司在“做深大数据”方面,做好市大数据中心和区级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和数据运营服务,在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各个环节上做深做强。

      在提升大数据咨询规划能力、数据运营能力和生态整合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能力建设,探索数据流通领域的业务机会。在“发展AI 应用”方面,积极参与政务大模型和商业垂类大模型的创新业务机会探索和场景落地,加快“人工智能开发与管理工具集”自有软件平台的研发,为垂类大模型商业化应用积累实施经验,迎接大模型应用快速增长的风口。在“智能产品”方面,坚持原始创新,推进集成创新,形成国产化替代能力。依托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布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领域,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2024 年营收稳健增长,扣非利润表现突出,这说明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在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的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已经成为上海市为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而部署的政策导向型重大项目,公司在数据运营服务方面更是由“市”到“区”,整体优势地位愈发稳固,可以说公司已经成为上海算力+大数据服务主力军,长期增长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6/2027 营业收入分别为64.17/74.74/88.58 亿元,2025/2026/202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97/3.71 亿元,EPS 分别为0.18/0.22/0.27 元,给予2025 年动态PE150-180 倍,PE 估值法合理价值区间为26.64-31.96 元,考虑到公司PE 估值较高,我们新增PS 法估值作为参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 年动态PS 6-7 倍,处于合理PS 估值区间,PS 估值法合理价值区间为28.15-32.84 元,综合给予合理价值区间26.64-32.84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人工智能发展不及预期,数据要素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