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周观点:出口聚焦以质换量

类别:行业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介超/王晓芳/汪明宇 日期:2025-03-30

  核心观点

      近期,中国钢材出口呈现“总量稳增但动能趋弱、结构性矛盾凸显”的特征。分品种看,热轧板卷出口量同比骤降24. 28%至348.6万吨;中厚板出口量虽同比增长12.07%至155.77 万吨,环比下降16.86%,主要原因由于中板实际需求较好, 且韧性较足,即使进口成本增加,海外买家进口量没有出现明显降低。

      进入3月后,东南亚传统市场因反倾销政策导致订单缩减,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量环比激增, 形成区域性补位效应。当前中国钢铁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转型,出口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推手,唯有通过技术创新、绿色智造和全球化布局,方能在国际贸易变局中重塑竞争力。

      行业动态信息

      出口聚焦以质换量。

      近期,中国钢材出口呈现“总量稳增但动能趋弱、结构性矛盾凸显”的特征。根据海关数据,1-2 月累计出口钢材1697. 2 万吨,同比增长6.7%,但增速较2024 年12 月的25.9%大幅下降19.2 个百分点,出口均价为713.4 美元/吨,同比下跌9.9%,价格竞争压力显著。分品种看,热轧板卷出口量同比骤降24.28%至348.6万吨;中厚板出口量虽同比增长12.07%至155.77 万吨,环比下降16.86%,主要原因由于中板实际需求较好, 且韧性较足,即使进口成本增加,海外买家进口量没有出现明显降低。

      进入3月后,东南亚传统市场因反倾销政策导致订单缩减,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量环比激增, 形成区域性补位效应。根据SMM 数据,港口出港量分化明显,华南两广地区(广东、广西)港口因越南关税政策前的“抢出口”推动, 3 月出港量飙升58.89%,而北方天津新港出港量则因贸易路径受阻骤降46.71%。尽管1-2 月出口量保持增长,但3 月起贸易壁垒效应显现,叠加东南亚斋月需求萎缩、美国加征关税等影响, 预计全年出口量将回落10%以上。破局路径需多维度发力: 加速产品升级,减少低附加值长材出口(占比从2015年44%降至2024 年20%),转向高强汽车钢、硅钢等特种钢材;推进市场多元化,开拓中东基建、非洲工业化需求;实施“产能出海” 战略,在东南亚建设本土化钢厂规避关税。当前中国钢铁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转型,出口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推手,唯有通过技术创新、绿色智造和全球化布局,方能在国际贸易变局中重塑竞争力。

      部分高炉厂复产增产,本周五大材供需增库存降。

      供应方面,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69.5 万吨,周环比增加4. 08万吨,增幅0.5%。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产量中除冷轧外其余品种  产量中除冷轧外其余品种产量均有所增加,核心驱动在于,部分高炉厂复产增产,供应增量较多,而除少数钢厂控产以及转产品种钢,供应出现较多减量外,其他地区基本持稳或者小幅增产。库存方面,本周五大钢材总库存1737.81 万吨,周环比降50.28 万吨,降幅2.8%。本周五大品种总库存均有所去库:厂库周环比下降,降幅主要来自螺纹贡献。社库周环比下降,降幅主要来自热卷贡献。消费方面,本周五大品种周消费量为919.78万吨,环比增加1.4%;其中建材消费环比增2.1%,板材消费环比增1%。本周五大品种表观消费呈现建材板材双增的局面。截至3月28日,螺纹、热卷、中厚板、冷卷的价格较上周分别+10元/吨、+10 元/吨、+20 元/ 吨、-40 元/吨。螺纹、热卷、中厚板、冷卷的即期毛利分别为16 元/吨、71 元/吨、-86 元/吨、105 元/吨,较上周-11元/吨、-11 元/吨、-2 元/吨、-55 元/吨。247 家钢厂盈利率53.68%,环比+0.43pct。

      普钢投资建议:由于普钢产品多用于建筑行业,而当前地产复苏时间尚不明朗,在资产配置时可以优先考虑高股息、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等,远期可持续关注地产销售改善向开工端传导。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 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左右,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 倍的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用的新能源、造船、航空航天行业处在蓬勃发展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2025 年继续关注特钢主线: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等。

      风险分析:当前,在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钢铁行业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企业之间经营分化。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贸易增长乏力、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增长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近年来,原料供给端风险事件不断,淡水河谷溃坝,澳煤进口禁令、巴西暴雨、澳洲飓风,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在各类风险事件不断发酵演绎下,原料价格被持续推高,钢厂在需求和成本两头挤压下,利润被极限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