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股份(600803):核心利润阶段承压 拟私有化新奥能源
核心观点
公司2024 年营业收入1358.36 亿元,同比下降5.51%,主要系售气价格下跌以及工程业务营收下滑所致;归母净利润44.93 亿元,同比下降36.64%,主要系去年同期处置新能矿业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扣非归母净利润37.11 亿元,同比增加50.89%,主要系去年同期所属子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多;实现归母核心利润51.43 亿元,同比减少19.36%,主要系批发气业务及工程业务利润下滑所致。2024 年,公司总售气量为392.19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新奥能源,进一步整合集团内天然气资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3.41 亿元、57.86 亿元、63.8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
2024 年营业收入1358.36 亿元,同比下降5.51%;归母净利润44.93 亿元,同比下降3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7.11 亿元,同比增加50.89%;基本每股收益1.46,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6.52%。4Q2024 营业收入371.12 亿元,同比下降22.43%;归母净利润10.02 亿元,同比下降74.87%;扣非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加98.65%。
简评
核心利润同比下滑,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公司2024 年营业收入1358.36 亿元,同比下降5.51%,主要系售气价格下跌以及工程业务营收下滑所致;归母净利润44.93 亿元,同比下降36.64%,主要系去年同期处置新能矿业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扣非归母净利润37.11 亿元,同比增加50.89%,主要系去年同期所属子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多;实现归母核心利润51.43 亿元,同比减少19.36%,主要系批发气业务及工程业务利润下滑所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12 亿元,同比下降22.43%; 归母净利润10.02 亿元, 同比下降74.87%;扣非归母净利润7.66 亿元,同比增加98.65%。公司2024 年毛利率13.93%,同比下降0.01pct;净利率7.32%,同比下降1.40pct。费用率方面,2024 年销售费用率1.11%,同比增加0.12pct;研发费用率0.61%,同比下降0.06pct;管理费用率2.91%, 同比下降0.01pct ; 财务费用率0.83% , 同比下降0.32pct;期间费用率为5.46%,同比下降0.27pct。
售气量稳健增长,售气毛差维持稳定
2024 年,公司总售气量为392.19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平台交易气售气量达55.68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海外/国内分别售气21.67 亿立方米/34.01 亿立方米,分别同比增加11.9%/9.3%;天然气零售气量为262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其中居民用户占比20.9%;批发气售气量为74.51 亿立方米,同比下滑12.10%。毛差方面,公司平台气实现毛利20.92 亿元,售气毛差为0.3757 元/立方米,同比下滑1.38%;零售气实现毛利80.51 亿元,售气毛差为0.3103 元/立方米,同比提升0.21%。
拟私有化新奥能源,进一步整合集团天然气业务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新奥能源,交易完成后新奥股份H 股将在港交所上市,新奥能源成为新奥股份非上市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仍需通过交易所及相关部门程序,并通过新奥股份表决门槛及新奥能源表决门槛。交易对价方面,将使用2.9427 股新奥股份新发H 股+24.5 港元换1 股新奥能源H 股,对应新奥能源H股隐含价格80 港元/股,较最后收盘价溢价47.6%;较前60 个交易日均价溢价49.2%。如果本次私有化成功实施,根据新奥股份2023~2025 年分红规划,预计2025 年每股分红0.96 元人民币。2026~2028 年计划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核心利润的50%。
聚焦天然气产业,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天然气全场景布局打造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整合集团资产有望进一步加强天然气产业协同能力。在不考虑私有化新奥能源的情况下,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2.26 亿元、1476.94 亿元、1527.2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3.41 亿元、57.86 亿元、63.8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72 元/股、1.87 元/股、2.06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风险:公司燃气业务的主要成本构成为天然气采购成本,如果国际局势变化,天然气价格持续回升上涨,公司天然气采购成本增长,公司业绩增长将不及预期。
天然气长协履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与多家公司签订天然气长协合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天然气长协履约情况不及预期,公司需采购市场天然气用以填补空缺,可能导致天然气成本上涨或天然气难以及时供应的情况。
氢能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目前积极发展氢能相关产业,如果未来氢能的应用没有得到普及或者替代性能源出现,公司在氢能方面的投资收益将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会受到相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