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能(603693):江苏新能再思考:海洋经济浪潮下 海风或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我们在3 月7 号发布公司深度《江苏新能(603693)深度研究报告:底层资产优质,远期弹性十足——海风巡礼系列3 之江苏篇》,我们就公司投资价值做进一步阐述。
产业逻辑:看好海风市场。尤其近期市场对于海洋经济讨论较多,我们继续强调海风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将海风列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环节,新一轮海风发展浪潮或将来临。如:
江苏:3 月19 日,江苏召开海上风电工作推进会,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有关部署,会议强调开展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海上风电前期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上海:据财联社、证券时报新闻,3 月20 日,上海计划编制《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深入开展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
山东:3 月20 日,青岛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深海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切实把海洋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广西:3 月26 日,广西发布《广西平陆运河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明确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立足深海资源开发基础支撑,发展海上风电、勘探平台、钻井平台、深海电缆、水下机器人、海洋通讯、风、光氢储一体化等领域的深海装备制造,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
我们此前在深度报告中提示公司的两大核心逻辑:
1)海风成长空间大。未来新能源增量中或迎来风电与光伏的结构性调整,且海风目前有较快增长趋势,截至2024 年存量海风装机仅41GW,占装机的比重仅为1.2%。在新一轮海洋经济的发展浪潮之下,空间展望或将进一步乐观。
2)江苏新能是海风运营环节的核心标的之一。作为江苏唯一的省属新能源运营上市公司平台有望在海风推进过程中充分受益,而江苏地区较为紧张的电力供需,保障了项目收益率,电价风险较低。
我们继续建议关注公司面临的多重催化:
1)预期弹性可观: 大股东在此前已经拿到85 万千瓦海风项目的核准及155 万千瓦的开发权,我们测算其储备的海风项目对应的利润预计在4~6 亿元,2023年业绩为4.7 亿元,未来增长弹性可观。
2)公司与大股东过往资产收购定价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投资者利益。
3)绿电补贴的催化。
投资建议:公司在3 月26 日公告中表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7 亿元,同比下降11.75%,主要系2024 年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约2.56 亿元,影响归母净利1.9 亿。在此基础上同步调整2025-26年盈利预测至6.68/7.58 亿元(前值6.65/7.63 亿元),对应25、26 年16/14xPE,维持目标市值120 亿及“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海洋经济后续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能源建设及资产注入不及预期;自然资源波动及电价下行;宏观经济波动及需求不及预期;政府补贴应收账款拖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