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002600):加码“人眼折服”四大业务 助力未来业绩增长
事件概述
领益智造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实现营收442.11 亿元,同比+29.56%;归母净利润17.53 亿元,同比-14.50%;扣非归母净利润16.26 亿元,同比-3.95%。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Q4 收入创历史新高
单季度看,24Q4 公司实现营收127.27 亿元,同比+34.28%,环比+2.93% , 创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3.48 亿元, 同比92.20%,环比-51.12%,自24Q3 开始,公司业绩拐点明确。
分业务看,1)AI 终端业务:2024 年实现营收407.31 亿元,同比+32.75%,主要系AI 赋能拉动下游终端需求;2)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2024 年实现营收21.17 亿元,同比+52.90%,主要系下游汽车和低空经济市场的持续发展叠加公司份额不断提升;3 ) 其他业务:2024 年实现营收13.63 亿元,同比-33.73% , 其中清洁能源业务实现营收11.71 亿元, 同比-25.01%,主要系客户订单出现阶段性大幅减少。
毛利率短期承压,持续加强费用管控
毛利率: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15.77%,同比-4.17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新业务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能力较差。随着AI 终端产品加速放量叠加份额提升,公司新业务毛利率有望逐季改善,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实现修复。
费用率:公司持续加强精细运营,强化费用管控能力。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58%,同比-2.4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3.19%、4.47%、0.09%,同比-0.15、-0.92、-0.83、-0.53pct。
围绕机器人、AI 眼镜、折叠屏、服务器四大关键词,打造业绩增长新动力
机器人:1)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推出“斑鸠”、“小Q”、“小马”、“巧手”、“有加”等系列自研机器人。2)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在结构件方面,公司可提供模切结构件、金属结构件、注塑结构件、软包结构件等产品;在模组领域,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与此同时,公司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也有成熟经验。展望未来,机器人业务有望实现加速发展,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AI 眼镜:公司深耕AI 眼镜及XR 可穿戴设备领域,专注于AR、VR、MR 和AI 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组件与技术研发。目前公司与终端品牌紧密合作,为其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关键零部件。AI 赋能下,AI/AR 眼镜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公司作为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折叠屏:在折叠屏终端硬件领域,公司专注于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涵盖中框、VC 均热板、屏幕支撑层、功能件、结构件、充电器、折叠屏支撑件(不锈钢、钛合金、碳纤维材料)等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双折叠屏手机、三折叠屏、折叠屏笔记本电脑、车载柔性屏等终端电子产品。
服务器:随着数据中心设备及AI 服务器功耗日益提升,GPU、CPU 等算力芯片朝着更高性能升级,市场对供电系统、散热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公司散热管理系统方案丰富,核心产品涵盖均热板、热管、多轴腔体散热元件(Big MAC)、AI 算力芯片及服务器散热模组、石墨片、导热垫片、导热胶等关键组件。2024 年公司成功晋升为AMD 核心供应商,后续有望持续加深合作。
投资建议
参考2024 年年报,我们调整2025-26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6 年营业收入为501.41、590.80 亿元(原值为481.57、584.13 亿元);新增2027 年营业收入692.67 亿元,分别同比+13.42% 、+17.83% 、+17.24% 。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为25.00、34.03 亿元(原值为26.14、35.29 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41.93 亿元, 分别同比+42.58%、+36.10% 、+23.23%。预计2025-26 年EPS 为0.36、0.49 元(原值为0.37、0.50 元),新增2027 年EPS 为0.60 元。2025 年3 月28日股价为9.16 元,对应PE 分别为25.68x、18.87x、15.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