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00157):业绩符合预期 主业稳健新兴业务表现亮眼

类别:公司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范益民/陈宏洋 日期:2025-03-28

  事项:

      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营业收入为454.78 亿元,同比下降3.39%;归母净利润为35.20 亿元,同比增长0.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54 亿元,同比下降5.70%。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0.92 亿元,同比下降4.05%;归母净利润3.81 亿元,同比下降41.42%;扣非归母净利润3.64 亿元,同比增长4.86%。

      评论:

      产品多元化+海外持续发力,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净利润同比增长18.4%。2024年,国内地产基建仍呈弱复苏态势,公司收入占比较大的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等产品受行业需求下滑拖累承压,国内收入同比下滑24.2%。公司通过多元化转型积极应对,与国内房地产关联度较高业务的国内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约13%,新兴板块收入占比已突破48%。海外布局逐步完善,截至2024 年末公司海外员工超6300 人,其中本土化员工达4400 人,服务备件仓库210 多个,在8 个国家建成11 个海外生产基地,2024 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2024 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8.66 亿元,同比增加5.87亿元,若剔除这部分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39%,在国内承压、海外经济形势波动的背景下,依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新兴板块表现亮眼,严控风险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024 年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土方机械、农业机械收入分别为68.33、66.71、46.5 亿元,分别同比+19.74%、+0.34%、+122.29%,合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39.92%。毛利率分别为29.71%、30.18%、12.25%,同比提升7.75、2.67、2.53pct。此外,公司海外收入233.8亿元,占比达51.41%,首次超越国内。海外综合毛利率32.0%,比国内毛利率高8.0%。产品和区域结构持续优化,共同助力公司盈利能力不断突破。公司严控风险,工程机械板块通过按揭和融资租赁模式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6.58 亿元、55.55 亿元,占工程机械板块收入比例分别为4.11%、13.76%,占比分别较2023 年同期分别+0.49、-5.9pct。截至2024 年末,公司承担有按揭担保责任的客户借款余额为21.80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08 亿元,公司对第三方融资公司担保的最大敞口为14.98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6 亿元。

      新产品引领行业,全面拥抱具身智能。公司持续研发投入,2024 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挖掘机补齐了超大挖和微小挖产品,实现了1.5~400 吨产品型谱全覆盖,国内100 吨以上矿用挖机市场份额行业前三;高机国内电动化渗透率达90%,新发布82 米高空作业平台、95 米高空作业车分别刷新全球和国内最高记录。2024 年公司推出了40 款新能源产品,包括全球最大150 吨分布式电驱履带起重机、行业首创模块化电直驱12 方电动搅拌车、分布式架构26 米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新能源整机产品。公司依托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推动工程机械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出两款人形机器人样机,并将建立机器人训练场及simtoreal 仿真平台。未来,公司致力于将所有产品都有望实现“机器人化”,具备单机智能及机群协作的能力,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投资建议:公司是工程机械龙头之一,其“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助力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工程机械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阶段,有望借助自身多年的技术研发优势获得先机。考虑到国内市场非挖板块复苏不及预期,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514.3、590.2、687.4亿元(2025~2026 年原预测分别为569.8、671.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4.8%、1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0.5、72.7 亿元(2025~2026 年原预测分别为51.3、66.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0%、20.2%、20.1%;EPS 分别为0.58、0.70、0.84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 年16 倍PE,对应目标价为9.3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地缘政治冲击海外贸易;回款催收风险;公司推进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