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600011):煤电盈利显著改善 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
电价下降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5.51 亿元(-3.48%),归母净利润101.35 亿元(+20.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2 亿元(+87.50%)。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电价下降影响,2024 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94.26 元/兆瓦时(-2.85%),同时新加坡、巴基斯坦业务收入受电价下降影响而有所下降,新加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5%,巴基斯坦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12%。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燃料成本同比下降促进煤电盈利增长,且公司新能源规模有序扩增带来增量利润,2024 年公司煤炭采购均价同比下降8.27%,境内发电燃料成本同比下降9.69%,单位燃料成本300.31 元/兆瓦时(-8.00%)。
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驱动未来业绩增长。2024 年,公司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9.69GW,其中火电0.28GW,风电2.65GW,光伏6.77GW,新能源合计9.42GW。截至2024 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45.13GW,其中煤机93.14GW,燃机13.51GW,风电18.11GW(含海上风电5.49GW),太阳能19.84GW,水电0.37GW,生物质0.16GW,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35.82%。未来公司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左右。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落地,有助于新能源发电项目维持合理收益率水平,新能源发电项目盈利有望逐步趋于稳健。
持续优化火电发展,择优布局调峰气电,火电盈利趋稳。公司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控增量、优存量、促减量的思路优化煤电发展,实现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同时择优发展气电及其它清洁能源发电。2025 年以来,煤价显著下降,有助于对冲电价下降对煤电机组盈利的影响,预计公司煤电机组仍有望实现合理收益。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下滑;煤价上涨;电价下滑。
投资建议:由于电价下降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3/126.6/133.4 亿元( 2025-2026 年原预测值为120.3/128.5 亿元),EPS 为0.76/0.81/0.85 元,对应PE 分别为9.3/8.7/8.3倍。给予公司2025 年10-11xPE,公司合理市值为1193-1312 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价值为7.60-8.36 元,较目前股价有8%~19%的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