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行业专题报告:产能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 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有机硅凭借其卓越的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等特性,在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占比方面,根据ACMI、SAGSI、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我国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中,RTV、HTV、硅油、LSR、硅树脂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是37.0%、29.4%、28.3%、3.6%和1.8%。下游终端应用方面,有机硅产品2022年在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医疗及个人护理、工业助剂、交通市场中分别占比21.2%、17.3%、16.3%、9.5%、8.7%、5.8%和1.9%。
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共有344万吨,产能规模领先的企业有合盛硅业、江西蓝星星火、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鲁西化工,行业产能CR3达到45.93%,CR6约69.19%,行业集中度较高。受前两年行业产能大规模扩张、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影响,2023-2024年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在行业整体弱盈利的背景下,后续有机硅新增产能预计有限,从各企业目前的规划来看,2025年新增产能仅有兴发集团的10万吨,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
需求端,预计下游建筑等传统应用领域对有机硅的需求或维持稳定增长,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在产品产销快增、对性能要求更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于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有望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我国有机硅在全球具备成本优势,在海外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国有机硅出口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综合来看,目前行业快速扩产阶段暂告结束,预计新增供给增速将放缓。而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5G、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拉动下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推动有机硅DMC价格、盈利修复。2025年以来,有机硅行业减产挺价氛围浓厚,我国有机硅DMC价格呈上行趋势,从年初的1.3万元/吨上行至3月中旬的1.4万元/吨,上涨幅度为7.69%。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合盛硅业(603260)、兴发集团(600141)、东岳硅材(300821)和新安股份(600596)。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行业供给大幅增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