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信用债现状与投资价值分析:稳中求胜 未来可期
1、 何为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指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从用途上分为普通绿色债券、碳收益绿色债券、绿色项目收益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需100%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活动等相关的绿色项目。
2、绿色信用债有何特殊之处
发行端:2024 年绿色债券总体发行规模出现放缓,仅绿色信用债实现正增长,发行规模同比上升25.5%至2626.8 亿元,主要为中期票据发行放量驱动;历年来绿色信用债平均发行期限均显著高于非绿色信用债,2024 年绿色信用债平均发行期限为4.9 年,相比之前年份显著拉长;平均票面利率为2.5%,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且由于其政策特性相对非绿色信用债存在“绿色溢价”;发行人呈现出央国企、高资质为主导趋势;80%以上发行人为产业主体,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度较高;城投债中,江苏、湖北、浙江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行规模居前;产业债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非银金融行业为主要发债行业。
投资端:截至2025 年2 月28 日,绿色信用债存续规模共计8,985.4 亿元,在信用债市场中占比3.04%;各品种绿色信用债中,中期票据占比最高,达48.4%;期限结构方面,存续绿色信用债的剩余期限在1-3 年(含)区间内规模最高,占比45.0%;隐含评级在AA 及以上中高等级占比超过85%;换手率方面,剩余期限在1-5 年(含)和隐含评级在AAA-至AA 区间的债券活跃度更好;绿色信用债估值利差普遍略低于非绿色信用债,“进攻”属性相对较弱,但10 年期以上的高评级债具有一定超额收益机会;2024 年主动债基重仓绿色信用债市值占信用债重仓总市值的2.43%,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等地,以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为主,隐含评级以AAA 级为主,但也存在部分中低评级重仓债。
3、投资建议
收益稳定性高,良好的底仓品种。绿色信用债收益率在牛市和熊市的涨跌幅绝对值数据均小于市场平均,属于防御型品种,适合作为投资组合中的“稳定器”来平滑波动,而非追求超额收益,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底仓品种,同时择优配置非绿色信用债等其他资产。
强政策性+低违约率,可适当采取下沉策略。自2016 年绿色市场诞生至2025年2 月底,绿色信用债违约率仅为0.15%,远低于市场平均,加之政策端的持续支撑,风险相对可控,可适当采取信用下沉策略,以挖掘超额收益。
关注央企绿色信用债拉久期机会。2023 年《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提出要鼓励中央企业发行中长期绿色债券,对于当前存续绿色信用债发行人中短期到期规模居前的央企主体,有望进一步博弈滚续发行机会。
4、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投资者认可度下降导致价格下跌;绿色项目经营回款较差或较慢,导致偿付风险;警惕部分行业周期性风险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