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电子(603678):自产主业复苏在即 业绩目标彰显信心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2 亿元,同比减少20.04%;实现归母净利润1.95 亿元,同比减少38.90%。
订单需求减缓致使业绩承压,主动元器件逆势增长。收入及利润端,24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 亿元,同比减少17.65%;实现归母净利润-0.31 亿元,同比减少219.35%。分业务看,报告期内,1)被动元器件实现收入8.4 亿元(yoy-16.4%),毛利率65.00%(yoy -9.2pct),主要系行业景气度较弱及部分产品定价调整。股份公司重点产品中脉冲电容、钽电容及超级电容销售逆势增长,同时积极开拓电力电网、轨道交通、工控及新能源等民用新市场。天极科技薄膜电路销售收入在其主营业务中的占比突破50%,一定程度上抵减了微波芯片电容器收入下滑的影响;同时高电压、大容量微波芯片电容器、微波硅基芯片电容器、滤波器电路等新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福建毫米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业务资质上取得关键进展。2)主动元器件实现收入1.5 亿元(yoy+25.5%),毛利率7.68%(yoy +0.8pct)。厦门芯一代MOSFET、IGBT、模拟IC 和第三代功率器件等半导体芯片在电动工具、家电、小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多个细分领域稳步推动市场深度拓展。3)陶瓷材料实现收入1.3亿元(yoy-16.2%),毛利率51.73%(yoy -3.9pct),主要系为立亚化学出货量受客户订单放缓影响,出现阶段性回调。核心产品聚碳硅烷、纤维材料等均在下游应用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持续稳定供应。4)国际贸易业务实现收入16.5 亿元(yoy-24.6%),毛利率14.55%(yoy +4.1pct)。公司积极采取多元化战略,优化管理流程,有效削减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加大自产业务研发,高性能产品先行优势显著。费用方面,公司2024 年期间费用率为22.18%,同比增加4.03pct,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12%(yoy +1.02pct)、11.11%(yoy+3.26pct)、0.95%(yoy -0.11pct)。研发费用1.1 亿元,占自产主营业务收入9.96%,天极科技微波芯片电容器、薄膜电路取得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成都火炬电装生产线投入运营,EMI 电源滤波器及其定制化模块已完成研发项目10 余项。立亚系突破聚硅氮烷、自研上浆剂等技术并已成功试制及应用。盈利能力方面,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23%(yoy+0.65pct);销售净利率为6.26%(yoy-2.69pct)。
下游需求复苏在即,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根据全国政协,2025 年两会提出“如期完成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紧解决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问题,下游需求景气度有望复苏。根据公司发布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中设定了2025 年股票权益解锁的业绩考核目标为收入不低于40 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5 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16 亿元、48.86 亿元、58.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 亿元、6.79 亿元、8.00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1元、1.48 元、1.75 元,对应PE 分别为33.6X、27.4X、23.3X。公司作为国内特种MLCC 核心供应商,受益于下游景气复苏与国产化,同时前瞻布局CMC 材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价格调整不及预期;新材料进展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